心力衰竭的病因和治疗
心力衰竭可能由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脏康复训练、定期随访等方式干预。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导致全身组织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病因。长期缺血会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和纤维化,临床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确诊需结合冠脉造影检查,治疗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心肌供血,严重狭窄者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后负荷,引起左心室向心性肥厚继而发展为离心性肥大。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劳力性心悸,后期出现肺淤血症状。常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叔丁胺片可延缓心室重构。动态血压监测和限制钠盐摄入量是关键管理措施。
3、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导致心室腔扩大伴收缩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水肿和颈静脉怒张。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治疗需联合使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螺内酯片。限制型心肌病则以心室充盈受限为特征,必要时需考虑心脏移植。
4、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瓣狭窄等瓣膜病变会增加心脏做功负荷。听诊可闻及特征性杂音,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估瓣膜病变程度。轻度病变可用呋塞米片减轻前负荷,中重度病变需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术后需预防性使用华法林钠片抗凝。
5、心律失常
持续性房颤等快速性心律失常会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常见脉搏短绌和活动耐量下降,心电图检查可确诊。控制心室率首选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术。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适用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
心力衰竭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3克,避免剧烈运动但应保持适度有氧活动。建议每周监测体重变化,3天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需及时就诊。戒烟限酒并控制基础疾病,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血清BNP水平。出现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水肿加重等预警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