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房纤颤
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房快速而不规则的电活动,导致心跳不规律。心房纤颤可能由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饮酒过量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
心房纤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高血压长期未控制可能导致心房结构改变,增加心房纤颤风险。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可能影响心脏电活动,诱发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可能引起心房扩大,促进心房纤颤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代谢率增高,心脏负荷加重,易出现心律失常。长期大量饮酒可能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干扰心脏电传导。
心房纤颤的症状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仅感到轻微心悸或无明显不适,通过体检才发现。典型症状包括心跳不规则、心慌、胸部不适、运动耐力下降。持续时间较长的心房纤颤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出现头晕、乏力甚至晕厥。心房纤颤时心房收缩功能丧失,血液易在心房内淤滞形成血栓,脱落后可能引发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心房纤颤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可明确心律失常类型。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捕捉阵发性心房纤颤。心脏超声检查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现潜在心脏病。血液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电解质等,帮助查明诱因。部分患者需进行冠脉造影或电生理检查以明确病因。
治疗心房纤颤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方案。控制心室率是基础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片、地高辛片等。转复窦性心律可采用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血栓栓塞是关键,华法林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抗凝药物可降低卒中风险。对于药物效果不佳者,可考虑导管消融术或外科迷宫手术。生活方式调整如限酒、控制血压血糖也有助于管理心房纤颤。
心房纤颤患者日常需注意监测心率变化,遵医嘱规律服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但避免剧烈活动。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戒烟限酒。定期复查凝血功能,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外出时随身携带疾病卡片,注明用药情况。出现明显心悸、胸痛、肢体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规范治疗和良好生活习惯,多数心房纤颤患者可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