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拔罐后皮肤颜色黑紫色怎么回事

57883次浏览

拔罐后皮肤出现黑紫色通常与局部淤血、毛细血管破裂有关,可能由罐内负压过大、体质偏寒、局部循环障碍、操作时间过长、皮肤敏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缓解、避免抓挠、观察变化、调整拔罐频率、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罐内负压过大

拔罐时负压过高会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程度加重,血液渗出后在真皮层积聚形成深色淤血。操作时需根据皮肤耐受度调整抽气力度,初次拔罐者建议选择中小号罐具。若伴随局部肿胀疼痛,48小时内可冷敷减轻出血。

2、体质偏寒

中医认为寒性体质者气血运行迟缓,拔罐后更易出现颜色深暗的罐印。这类人群常伴有手脚冰凉、经期血块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艾灸关元穴、服用艾附暖宫丸等温经散寒药物改善体质。

3、局部循环障碍

静脉曲张或微循环障碍部位拔罐后易呈现紫黑色,可能与血液回流受阻有关。糖尿病患者下肢出现此类罐印时应警惕周围血管病变,需检测血糖水平并避免在肢体末端重复拔罐。

4、操作时间过长

留罐超过15分钟会使局部组织缺氧加剧,导致血红素分解产生更多胆红素沉积。正常罐印应在3-7天逐渐变浅消退,若黑紫色持续2周未褪或面积扩大,需排除凝血功能异常等病理因素。

5、皮肤敏感

角质层较薄或患有慢性湿疹的皮肤对负压刺激反应更明显,可能出现色素沉着。这类人群应缩短拔罐时间至5分钟内,拔罐前后可涂抹维生素E乳保护皮肤屏障。

拔罐后24小时内应避免接触冷水,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饮食上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等食物促进毛细血管修复,黑紫色未消退前禁止在同一部位重复拔罐。若伴随发热、水疱溃破等症状,需及时到中医科或皮肤科就诊排查感染可能。日常可通过快走、八段锦等温和运动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降低拔罐后色素沉着的概率。

相关推荐

拔罐之后要注意什么
拔罐后需注意避免受凉、保持皮肤清洁、观察皮肤反应、补充水分及避免立即剧烈运动。
拔罐拔出水泡来是怎么回事
拔罐后出现水泡可能与负压刺激、操作不当、皮肤敏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水疱形成等症状。可通过调整拔罐时间、规范操作流程、局部消毒处理等方式缓解。
拔罐的好处
拔罐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祛除体内湿气、调节免疫功能、辅助治疗部分疾病等好处。拔罐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负压作用刺激皮肤和经络,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拔火罐多少天一次比较好
要视拔罐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病史而定,一般正常的成年人,可以1周拔一次火罐。虽然拔火罐有很多功效,如活血消肿,祛寒祛湿疏通经络等,但也不能拔火罐过于频繁。由于拔火罐,是把罐体吸附在身体上,利用空气负压将身体表面,皮肤形成血瘀。经常拔罐会损伤皮肤表面,使皮肤出现破皮,严重时还会出现溃烂,感染等情况。患者如果有支气管炎症,肠胃炎腰椎间盘突出,局部疼痛等症状,都可通过拔火罐进行治疗。在患病期间可根据医生要求,进行拔罐,一般拔罐次数会相对频繁,患者需要注意在拔罐后,身体局部毛孔张开,对拔罐部位要进行保暖,千万不要受到风寒,在短时间内也尽量不要洗澡,以免出现受凉的情况。在拔罐后如果出现局部皮疹,红肿瘙痒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皮肤出现感染的情况。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拔罐,如果患者有皮炎局部皮肤溃烂,局部水肿要避免拔火罐,以免加重对皮肤的损害,造成感染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也需要慎重拔罐,以免出现血压升高,心脏不适等情况。除此之外血液疾病,肿瘤疾病的患者也应当避免拔罐。
语音时长 02:12

2021-10-15

73397次收听

02:55
拔罐的地方很痒什么原因
若在拔罐的部位出现痒的感觉,一般是体内的邪气排出体外,或者人体气血由气滞血瘀到气血运行通畅状态的转变的过程,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若局部皮肤有破损的情况,需要进行局部的消毒、护理。拔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体内有寒邪、风寒之邪侵入人体引起来的经络不通、不通则痛。体内有热邪症状,可用拔罐方法。另一种情况,是体内有气滞血瘀情况,如急躁易怒、消化不良、胃胀,伴有身体固定部位疼痛,此种疼痛多以刺痛为主。另一种情况是妇女痛经,月经颜色较暗,有血块,可用拔罐方法治疗。
拔罐疼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拔罐后出现疼痛是由于拔罐产生的负压,刺激了局部皮肤所出现的症状。因为拔罐是用燃烧、抽气等方式使罐内产生负压,使罐就能吸附到体表,然后通过负压使皮肤充血,来达到防治疾病这样一种办法。在治疗的过程中,因为负压比较大,会导致局部的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现瘀血现象,破裂的毛细血管或者瘀血会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使产生疼痛的感觉,就好像有的时候皮肤磕碰以后也会出现青紫疼痛道理是一样的。一般轻中重的疼痛属于拔罐后的正常的反应,疼痛的程度跟个人疼痛的阈值,也就是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是有关系的。一般拔罐后马上出现疼痛,疼痛持续几个小时到1-2天不等,疼痛的感觉随着时间的迁延,罐印慢慢的淡化,疼痛也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个不需要特殊的关注。疼痛发生的时候检查一下皮肤,有的时候拔罐会有烫伤,拔罐会起泡,以及因为罐口的不光滑会滑破皮肤,或者患者是一种特殊状态,拔罐以后皮肤也会破溃产生疼痛。这个时候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干燥,不发生感染,皮肤也就很快能够修复。如果感染的话要去就医。
语音时长 01:45

2021-07-09

91403次收听

拔罐身上黑紫是怎么回事
因为拔罐是利用燃烧、抽气等方式使这罐产生负压,然后把罐吸附到身体的表面,通过负压使局部的皮肤充血、瘀血,来达到防治疾病这样一种办法。在治疗的过程中,因为负压比较大,会导致皮下的毛细血管的破裂,出现瘀血,起罐以后,在皮肤上就会留下红紫色的印记。通过拔罐后印记的反映,可以辅助辨别疾病的状态。如果拔罐后有黑紫色的罐印,这可能就说明体内存在着经络不通、瘀血阻滞或者热邪亢盛的现象。如果紫色的颜色是比较暗的,可能就会体内存在着寒凝血瘀的症状。拔罐以后如果是散在的紫色的点状的印记,可能是说明体内存在着气滞血瘀。如果拔罐后的罐痕是暗红发黑的颜色,有可能是体内有热邪内伏。拔罐后的颜色深浅,和拔罐的力度的大小、拔罐的时间,以及病人的皮肤紧致状态和毛细血管状况等等有关系。一般来说,男性相对来说比女性更容易出现罐印颜色较深的情况。罐印的颜色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具体身体是哪种情况,还需要参照身体的其他反应来综合判定。
语音时长 01:43

2021-07-09

85102次收听

拔罐间隔多久再拔好
这个问题问的就是拔罐的频率了,拔罐的频率是根据病情决定的,比如只是亚健康状态,有一些身体的不适但是没有明显的脏腑功能的失调,这个时候只需要每周拔1-2次就可以了,对于一些新得的疾病,或者疾病症状比较重,还有一些慢性病急性的发作,比如感冒、急性的嗓子肿痛,还有一些急性的支气管炎、咳嗽、哮喘,还有一些急性的损伤,比如急性的落枕、腰扭伤等等,还有一些新得的带状疱疹,一般治疗的频率就要密一点,可以每1-2天治疗一次,症状特别严重的每天都可以治疗。对于一些慢性病,比如慢性的消化功能障碍,像慢性胃疼、慢性的腹痛腹胀,还有一些慢性的便秘、泄泻以及慢性胆囊炎等等,还有一些慢性的软组织损伤,像慢性的腰腿痛、长期的颈项僵硬、长期的肩背疼痛,这样的治疗频度也是一周1-3次,得病的人一般存在脏腑功能失调进行拔罐治疗,如果没病的人不要随随便便的拔罐,要注意保护经络穴位的敏感性。
语音时长 01:33

2021-07-09

90230次收听

02:21
拔罐黑色是什么原因
因为拔罐是利用抽气或者燃烧的方法使罐内产生负压,然后把这个罐放在体表,通过负压罐的吸附作用使局部的皮肤出现了瘀血、充血,通过这种方式来防治疾病。因为在治疗的过程中负压比较大,可以引起皮肤毛细血管的破裂,还可以出现淤血,所以起罐以后就会留下红、黑、紫色的印记。
02:11
拔罐后疼痛说明什么
拔罐以后的疼痛,是由于拔罐产生的负压刺激,使局部皮肤出现的这些症状,因为拔罐是利用燃烧、抽气等等,这种方法使罐产生负压,然后将有负压的罐吸到体表的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淤血来防治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因为负压比较大,会导致局部皮肤的毛细血管破裂,出现淤血,这些东西会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产生疼痛的感觉。一般起罐后马上出现,持续的时间可能几个小时到一两天不等,这种疼痛的感觉随着时间的迁延,会渐渐的减弱直至消失,不需要特别的关注。
02:15
拔罐有什么好处
拔罐具有祛风散寒、清热泻火、疏通经络、止咳平喘、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等作用。通过拔罐不仅能够改善所在部位的血液循环,去除致病的邪气,使局部的病痛得以消除,还可以对全身的功能状态产生调节作用。比如拔罐就可以治疗颈项疼痛、肩背酸痛,腰背部的紧张、沉重,急慢性的软组织损伤等风寒湿痹痛。另外,拔罐对很多疾病都有益处,比如亚健康、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一些神经精神疾病等都有好处。
什么是拔罐疗法
中医拔罐,从很久远的古代就已经开始了。最早人们发现,利用火在罐里形成一种负压,因为加热后空气就稀薄,然后贴在皮肤上,是一种负压的抽吸,可以使皮肤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形成血液全身的重新分布,而且改善局部的循环和流动。很多种疾病是外感风寒也好,内伤七情也好,经络在皮部形成了很多淤滞和阻滞的点。如果拔火罐时,抽拔、抽吸,然后使这里的气血重新灌注,所以可以有效的帮助驱散,局部经络的寒邪、湿邪、痰淤、淤血。所以到后世还发展了好多新的罐型,早期的像竹筒罐、木罐、陶瓷罐,甚至牛角罐都有,但现在就更先进了,现在临床用的玻璃罐最多,也很方便。有些疾病比较复杂的久病、难治的病,还可以用针灸针进行点刺、刺络放血。属于更强效的祛邪和驱邪外出方法,祛瘀生新把旧的淤血去掉,新血产生,是激活身体精气循环和代谢的一种很好方法,而且也深受群众的喜爱,因为非常简单、方便、有效。
语音时长 01:50

2020-04-22

54723次收听

拔血罐的作用及危害
拔血罐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因此有很多工作忙碌的人,都喜欢拔血罐。但多数都是跟风形式的,对于拔血罐的作用,可能了解并不多。首先拔血罐可有效放血退热,放血止痛,放血泻火等,而且可以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但是也并非都是优势性,也会存在着一定危害性,所以切勿盲目拔血罐。
拔罐出水泡怎么处理
拔罐出水泡时可以及时对患处肌肤进行消毒,可以使用碘酒或者酒精,之后需要涂抹龙胆紫溶液,必要时需要将脓液抽出来。同时若出现感染症状,就需要及时口服抗菌消炎药物,还可以采用生大黄等一类中药外敷的疗法治疗。
01:24
拔罐可以天天拔吗
因为拔罐是一种治疗方法,所以不建议大家每天都拔罐,一般临床建议隔天进行一次,根据体质和病情变化来确定拔罐位置、轻重、拔多少等。另外老年人和小宝宝建议一周拔罐1-2次,很多身材较瘦的人和老年人拔罐后罐印较深,多为紫暗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