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舌苔发黄嘴发苦是什么原因

55819次浏览

许多朋友会有舌苔发黄嘴发苦的烦恼,而且一些人还会经常发作,舌苔发黄嘴发苦的症状后是脾虚湿热的外在表现,从西医角度讲也可以算作是一种亚健康状态,如果不及时治疗会诱发其他疾病。

体内湿热,分外湿和内湿两种。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因脏腑正常功能失调所致。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居住环境潮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的。人都可能受到湿热的侵袭,湿气侵袭到上焦,就会出现有痰难咳或早起痰多的情况。湿属阴,热属阳,阴阳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寒热并存,就会出现湿热体质。就是体内湿热。金银花对体内湿热症状有很大疗效。

热性体质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还要适宜吃些清利化湿的食品,如莲子、茯苓、蚕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卷心菜、空心菜等。

食用蜂蜜针对热性体质去火排毒治便秘:蜂蜜的食性是有区别的,有的是凉性蜂蜜,有的是热性蜂蜜,比如槐花蜜就是凉性的,而枣花蜜就是热性的,治疗热性便秘最好选用凉性的积安堂洋槐花蜂蜜。

舌苔发黄嘴发苦是什么原因?上面文章中已经做出介绍,希望对朋友有帮助。注意生活中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再就是大热大补的食物也不要吃,切忌暴饮暴食,同时对于盐的摄入量也要控制。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休息好。

相关推荐

舌苔很厚严不严重
舌苔很厚严不严重不能一概而论。首先看有没有基础疾病,如果没有基础疾病,单纯的舌苔厚问题不大,如果有基础疾病,要看具体的基础疾病是什么。肺、脾、肾和人体水液代谢有比较大的关系,所以这三个脏器受损的时候,可以引起舌苔比较厚。其次还有一种是湿热会引起舌苔黄腻。如果没有基础疾病,这一类的患者是比较容易治的,通过祛湿温阳就可以解决了,可以用龙胆泻肝汤清除胆经的湿热,可以治疗因为湿热引起的舌苔厚,如果有基础疾病,比如肿瘤,比如心脑血管疾病,这些很严重的疾病引起的舌苔厚,可能已预示着这个疾病很难治。
语音时长 01:31

2021-12-30

75796次收听

02:44
早上起来舌苔发黄口苦是怎么了
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早晨起来以后发现舌苔发黄,同时发现口苦情况。一种情况是因为饮食有关系。经常大鱼大肉、同时吸烟、饮酒,就会出现口腔杂菌的繁殖、生长,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口臭的表现。另外,正常的饮食有关系以外还有一些疾病,如胆汁反流性胃炎、胆囊炎等,这种疾病往往早晨起来也会出现舌苔发黄、口苦情况。在中医的临床上,如果出现舌苔发黄,伴有口苦的情况,如果舌苔除了发黄以外,舌苔比较腻,这种情况就说明体内有湿热,主要是中焦脾胃湿热,除了舌苔发黄、口苦以外,还有腹胀、胃胀、胃痛或者烧心、反酸、胃的消化不良等等。另外,像一些肝胆经的湿热,出现了头痛、耳鸣、小便异常,也会出现舌苔发黄、口苦的情况。
03:04
舌苔有点发黑是怎么回事
中医认为,舌苔反映了疾病身体内的内环境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疾病的不同的状态。尤其是舌苔的颜色和侵入体内邪气的性质是有关系。比如舌苔是白色,而且厚,说明体内有湿邪;如果舌苔是黄的,体内有热邪;如果舌苔是黑色的,病比较严重。如果舌苔是黑的而且是湿润的,这种情况表示体内有寒湿,寒湿入了肾经的情况,表现为腰酸、腰痛、四肢发凉、白带增多、足部浮肿等。如果是黑色,而且舌苔比较干,表示体内的热邪已经热到极点。总之,舌苔发黑,中医认为是邪气已经入了肾经,是非常严重的状态。
02:06
舌苔白是什么情况
白苔一般表示是表证、寒证,病邪尚未入里。如果是舌苔薄白而润,常常是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也表示病在体表,还没有入里,说明病情这个时候相对还比较轻。如果是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或者是体内有寒湿之邪。这个时候还会伴有像白稀痰、流口水、大便稀溏不成形。如果是舌苔薄白而干燥,常常是热症或者是感受了燥邪,或者是感受寒邪以后有化热的趋势。常常伴有口干咽燥,痰少而黏、痰不容易咳出。如果是舌苔白厚而干燥,常常表示湿浊化热伤津。如果是舌苔白腻,常常表示体内有痰湿。
舌苔白厚如何调理
舌苔白厚,是一种寒湿的体质或寒湿的症型,身体内有寒气,就会出现白厚腻的湿的表现,所以舌苔白厚,就是身体内有寒湿。调理就是特别注意饮食上的调理,饮食上调理首先是要有温阳补气,吃一些温性的食物才能化寒。另外芳香的食物就能去湿,像温阳的食物,像姜、辣椒、花椒,至于四川火锅,麻辣就可以化寒湿,因为像四川、云贵这些地方,寒湿天气比较寒凉,所以他们也很喜欢吃相关类的食物,麻辣有温阳补气,还会配一些八角、桂皮、草果、豆蔻等,都是温阳化气,吃了之后就能化湿。即便在南方,有时候虽然天气也很热,也湿热,但是温阳化气就能促进血液循环,就能够化出寒湿。另外在食物上面,也注意凉性的瓜果、蔬菜也适当控制,别吃太多,比如萝卜、冬瓜这一类有些是性凉,如果一定要吃,可以把它多滚一滚,做成老火靓汤,或者把它炖得熟透一点,另外配一点姜、蒜这些配料和调料,食物的寒性就会下降。另外,冰激凌,酸奶比较寒凉的东西,注意也不要吃太多,最好在舌苔厚腻,白厚腻的情况下,这些食物就要暂时中止。另外多喝点温水,适当做一些运动,如果能做脾胃部穴位的艾灸,这些温通经络的方法就会很有帮助,对寒湿的体质。
语音时长 02:28

2020-04-22

62012次收听

宝宝舌苔白怎么回事
当宝宝的舌头发白时,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消化系统的未成熟发育;脾胃虚弱;在宝宝的长期母乳喂养过程中,由于奶垢的积累而引起的舌苔发白;上火也是舌苔发白的重要原因;如果宝宝的舌头因及时而变白,最好每天控制孩子的饮食,多注意让孩子吃好消化的食物。
01:56
嘴涩舌苔发黄什么原因
嘴涩舌苔发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胃肠有火,这种情况一般见于吃上火、辛辣、油腻的东西太多,可以舌苔发黄,口中有涩的感觉,由于脾胃功能不能运化,这些油腻上火的东西进到身体里都会化为实火,脾胃不能运化实火以后,就会产生湿浊中阻在脾胃当中,影响气机的升降,出现苔腻、苔黄的表现;第二,心火,如果容易着急生气或者属于肝肾不足,水不能制火,心火上炎的情况,也会出现舌苔发黄的表现,这种病人可能性情比较急躁,会有心慌、胸闷、心悸、气短的表现。
舌苔厚黄什么原因
从中医的角度上看,当人的胃气严重的时候,就会熏蒸依附着的舌头,由此舌苔就会最先的表现脾胃的功能。当脾胃湿热的时候,舌苔就会变黄。黄苔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来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加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舌苔厚黄,要查看是否会腻。所谓的腻指的就是油腻的感觉,如果会那就说明体内湿热,应该吃一些化湿清热的食物和药物。
语音时长 01:38

2019-09-16

48806次收听

舌头上有黄苔是怎么回事
一般情况下,舌头上有黄苔可能是饮食不当、牙龈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因素引起的,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舌苔发黄口苦怎么调理
首先要了解产生这种症状的原因,然后根据具体原因具体治疗。一、如果只是由于饮食不良造成的晨起见到舌苔发黄、口苦,那么我们在前一天晚上的晚餐就应该有所注意,避免进食大量的肥甘厚味的食物,甜腻的食物,以及黏腻和淀粉量过高的食物,都可以导致舌苔发黄和口苦的情况。二、另外是有烟酒嗜好的人,也比较容易出现舌苔的发黄和口苦。烟、酒都属于热毒,可以伤阴,可以生湿,所以应该考虑从戒烟戒酒,或者是减少吸烟饮酒的量,去改善这种症状。三、如果有严重的疾病伴见的,就应该判断是什么样的症状,然后更系统或者更有针对性的对于疾病的治疗。比如说针对肝胆湿热,要清肝胆湿热;针对胃火炽盛,要清胃火;针对湿热困阻,要清热利湿;针对痰湿中阻,要化痰利湿;针对脘腹胀满,肠道不通的腹胀和便秘,可能需要的是通腑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54

2018-04-11

57511次收听

舌苔发白吃什么药
正常的舌苔就应该是一个薄白苔,我们这里说到的这种舌苔发白,多倾向于一些质地的变化,比如说舌苔除了白以外,还有看到这种舌苔是偏厚的,或者是偏腻的,或者是偏燥的。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一、大多数时候,舌苔的发白多与寒湿、脾虚、痰饮、水湿有关,一般属于寒。从辩证的情况来讲的话,对于这种寒、痰、湿的问题,可以用一些羌活胜湿汤,脾阳虚的情况可以用温脾汤,湿浊的情况可以用达原饮。二、当然也有一些是根据疾病的不同,选用的药物也是不同的。比如说支气管哮喘或者是肺气肿、喘憋,出现的舌苔的白,可以用小青龙汤、苏子降气汤或者是蛤蚧定喘丸。有些心脾不足的患者,可以用人参归脾丸等含有龙胆草、黄芪、车前子的药物。
语音时长 01:25

2018-04-11

61119次收听

舌苔发白是什么原因怎么调理
舌头的颜色和形状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很多医生为病人检查病情的时候都会看舌苔。有不少的人在问舌苔发白是什么原因怎么调理?如果舌头颜色有发白的情况,看起来没有什么血色的话,就说明人的身体比较虚,就需要多注意调养。
舌苔发白是湿热吗
有很多的疾病都可以引起舌苔发白,舌苔发白是湿热吗这是很多人的共同问题,其实不光湿热可以引起舌苔发白,有很多的病症都会让舌苔变白,我在下文中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常识和资料,可以与大家分享。
咳嗽舌头发白吃什么药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会有口干,咳嗽、舌头发白以及全身肌肉酸痛的情况发生,出现咳嗽舌头发白吃什么药?可能许多人对于这个问题了解的并不多,不知道如何做,下面小编给大家做一下介绍吧!
02:12
舌苔黄厚怎么回事
舌苔的黄是它的颜色,厚是它的程度,主要有薄黄苔、黄腻苔、黄厚腻苔及黄厚燥苔,薄厚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专家提醒,舌苔由薄转厚,说明其热象严重了。黄是一个热象,热象轻是薄黄苔,热象重是黄厚苔,再加重伤阴就是黄厚燥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