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一般是怎么传染的
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三种途径传染,属于乙类传染病,需及时就医治疗。
1、性接触传播
梅毒螺旋体可通过阴道性交、肛交、口交等无保护性行为传播。皮肤黏膜破损时接触患者皮损分泌物或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均可感染。早期梅毒患者传染性最强,硬下疳和扁平湿疣等皮损中含有大量病原体。
2、母婴传播
妊娠期梅毒孕妇可通过胎盘将螺旋体传给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分娩时产道接触分泌物也可能引起新生儿感染。未经治疗的孕妇传播概率较高,可能引发流产、死胎或新生儿畸形。
3、血液传播
输入梅毒感染者血液或血制品可能造成传染。共用注射器、纹身器具等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时也存在风险。梅毒螺旋体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此类传播相对少见。
4、间接接触传播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通过接触被新鲜分泌物污染的衣物、毛巾等物品感染,需满足病原体存活且接触部位有皮肤破损的条件。日常共用餐具、泳池等不会传播。
5、其他罕见途径
医源性感染见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器官移植传播偶有报道。接吻传播仅见于口腔存在活动性皮损时,唾液本身不具传染性。
预防梅毒需坚持使用避孕套、避免高危性行为,孕妇应常规进行梅毒筛查。确诊后须配合医生完成全程青霉素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行为直至血清学转阴。日常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接触疑似皮损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定期复查血清抗体滴度,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