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认识儿童抽动症

发布时间:2018-04-1266715次浏览

抽动症多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发病, 是一种以发声抽动或者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的运动抽动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除了上述表现之外, 有的患儿还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或做强迫性动作, 且至少持续2 周的时间。病程不超过1 年的, 称为短暂性抽动障碍, 超过1 年则为慢性抽动障碍。

目前, 对于儿童抽动症的病因尚不清楚, 可能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遗传因素: 短暂性抽动障碍有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有抽动障碍, 孩子也容易出现类似的问题。大脑损伤: 孩子在出生时有产伤、窒息等, 更容易出现抽动障碍。身体因素: 结膜炎或倒睫能引起眨眼, 上呼吸道感染能引起吸鼻、面部肌肉抽动。当这些疾病痊愈后, 抽动症状仍然存在。社会心理因素: 孩子受到家庭不和、父母离异、亲人去世、学习负担过重等方面的影响, 使抽动成为心理应激的一种表现。

药物因素: 孩子长期服用中枢兴奋剂、抗精神病药物等, 其副作用可导致抽动障碍。

表现

短暂性抽动障碍大多数孩子在第一次发病时出现简单的运动抽动, 在数周或数月内症状波动( 有时加重, 有时减轻) 或部位转移( 从眼、面部向颈部、上下肢发展) 。常见表现为眨眼、挤眉、吸鼻、张口、摇头、点头、伸脖、耸肩, 少数出现简单的发声抽动, 如单纯反复咳嗽、哼气或清嗓等, 严重程度会因人而异。

慢性抽动障碍

慢性抽动障碍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2%。患儿可有简单的运动抽动或复杂的运动抽动, 也可有发声抽动, 但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不同时存在, 而且症状相对不变, 能持续数年甚至终身。

抽动秽语综合征

这是一种慢性的神经精神障碍疾病,发病年龄为2~15 岁。患儿的多发性、不自主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可先后出现, 也可同时出现, 病程比较长, 能不同程度地干扰、损害患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并影响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对策

短暂性抽动障碍一般不会对患儿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大多数可以自行好转。干扰少、抽动症状程度轻的患儿不需要特殊治疗, 症状明显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剂量的药物。慢性抽动障碍的症状已经持久、固定,对日常生活、学习没有影响的患儿,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对于确诊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儿,应及时服用药物和进行心理干预。

给家长的建议

多数抽动症患儿胆小、内向、容易紧张, 在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后, 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指责后或接触新的环境时出现抽动的症状。因此, 家长应该做到:

1、带孩子看医生, 检查脑电图等排除疾病因素的影响;

2、禁止孩子玩电脑游戏或长时间地看电视;

3、有目的地让孩子多活动, 以此缓解压力, 放松心情;

4、引导孩子学会面对压力, 增加孩子接触各种环境的机会;

5、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切记不要在孩子出现抽动症状时用语言甚至体罚的方式进行纠正;

6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药物和调整剂量, 不要擅自增加药量或停药, 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或增加治疗的难度。

相关推荐

孩子老挤眼会不会自愈
孩子老挤眼能否自愈取决于孩子老挤眼的原因。当然,最常见小孩挤眼的原因就是抽动症,这是导致小孩老是眨眼睛,不自主眨眼睛的原因。而抽动症导致的原因,与外部的刺激因素有关系,比如孩子是由于老看电子产品,老看电视、手机等刺激产品导致的,这种孩子如果取消这个因素,眨眼睛就能好。还有的孩子眨眼睛是由于干眼症所导致的,干眼症也主要是由于集中看东西,就是电子产品有关系,导致睡眠减少,所以导致干眼症。这种孩子如果避免了接触这些东西,也能使眨眼睛减少。还有孩子眨眼睛是由于眼睛局部,比如倒睫,睫毛向眼内长引起来的。如果把倒睫拔除,眨眼睛也会好。所以,孩子老眨眼睛,先把病因明确才能决定是否能够自愈。
语音时长 01:15

2021-06-25

83320次收听

03:09
孩子嗓子总是吭吭的怎么办
孩子总是嗓子出现吭吭的声音,家长应注意看看孩子之前有没有鼻咽部的疾患。如果孩子之前有鼻炎,近期孩子又出现吭吭的声音,就需要家长给孩子做好鼻腔的清洁。鼻冲洗方式有很多,对于小宝宝来说,接空气压缩泵的冲洗方式最合适。如果怀疑是孩子抽动障碍所引起的吭吭,这时候应由大夫进行诊断,看看是不是抽动障碍。如果是抽动障碍,要给他服用相应药物或通过心理的疗法、行为的训练来进行积极干预。孩子嗓子出现吭吭原因很多,如果拿不准或效果不好,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去医院就诊。
宝宝抽动症应该怎么办
有些家里的小宝宝如果出现抽动,首先要看看宝宝有多大,一般就一岁两岁的孩子还不能去诊断是抽动障碍,这可能有些宝宝,尤其是刚开始学说话、学动作的宝宝可能有时候会一个动作自己在重复,自己在复习,可能就不属于抽动障碍了。抽动障碍的年龄段一般是在5到8岁,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的青少年发病比较多。如果说宝宝抽动,首先要明确抽动的原因,所以家长们别太紧张,最好是带孩子到医院来看。让医生跟来识别抽动是属于哪一种原因,也要除外小孩是不是缺钙的抽动,那就是一种搐搦,或者是所谓的抽筋。抽动障碍是神智正常或者是比较注意力不太集中,但是精神是好的,没有其他的病,一般不发烧,如果在感冒期间可能有发烧。一般来说,抽动障碍只是表现为面部肌群或者是身体的某些部位的肌肉的反复抽动,患儿会有所控制,有时候会刻意地要去控制一下,能短时间的控制,但是会反复发作。所以,宝宝抽动怎么办,首先是要确诊是不是抽动障碍。如果说宝宝太小,可能跟还不能诊断抽动障碍,一般至少在3岁或者是5到8岁的青少年,学龄期儿童,如果有这些症状来医院也要做进一步的甄别,不能还没甄别,自己就先诊断了。
语音时长 02:14

2020-03-09

62684次收听

儿童抽动症是由什么引起的
儿童抽动障碍可能是感染、遗传、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因素引起的,病因不是特别明了。有一些可能跟病毒感染或是过敏、细菌感染等有关,像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也有可能;有的也有家族的遗传因素;有时候往往有精神方面的因素,如孩子最近学习紧张、压力大,或挨打了、挨骂了这些方面可能也会有一些影响,如果家庭关系不和谐,也有可能导致儿童抽动障碍。儿童抽动障碍是可治可控的,可以带孩子去医院做进一步的甄别,对应治疗,然后放宽对孩子的一些所谓的教育,适当的做些调整。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09

55120次收听

02:32
小儿抽动症能自愈吗
小儿抽动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神经和精神方面的发育不同步,而不是身体某部位发生的器质性病变,不会危及生命。据美国的研究发现,小儿抽动症的患者约有50%左右在成年后病情会慢慢稳定,逐渐自愈。但仍有很多患者必须通过治疗才能痊愈。大概有5%~10%的病人是不能痊愈的,抽动的症状可能会遗留终生。就像在正常的人群里边看有些成年人,比如说在求职或面见领导时,可能就会表现出一种很不自然的脸部抽动,嗓子发声。这些可能都是童年时抽动症没有治好而遗留下来的症状,如果在患者自我控制的情况下,有时候抽动症状可以短暂的控制,但是一紧张还会出现。所以如果在儿童期有这个病,还是主张要积极的治疗。
小儿抽动症严不严重
小儿抽动症危害比较重,但经规律的治疗大多数可以缓解,对学习生活影响不大,需加强教育和心理的指导,要去专科医院找专科的医生评定抽动障碍轻重,针对性的治疗会使抽动得到很好的缓解。抽动症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危害,频繁的症状,造成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部分患者常存在,多种共病的一个情况,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行为问题等等,间接的危害也比较严重,行为的异常,可能会受到周围人的批评或绩效,使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或激发精神的异常,心理的疾病等等。但是抽动障碍经治疗,大多数可以缓解,少数症状迁延,但积极治疗,对学习生活影响不大,其中抽动秽语综合征,是慢性的过程,需长期服药,以控制症状。有些发病年龄较早地,抽动障碍的患儿,愈后比较差,可导致行为问题和人格的缺陷,需特别注意,加强教育和心理指导。小孩经常四肢不自主的抽动或者眨眼等,需要到医院来就诊,诊断,如果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指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以及抽动的同时,伴有爆发性的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
语音时长 02:02

2019-12-20

63194次收听

小儿抽动症怎么预防
小孩经常地抽动,到医院诊断了抽动症以后,很多家长问,抽动症能不能预防?小儿抽动症,是属于慢性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的疾病。目前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的明确,因此无法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但目前有研究表明,冲动症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母孕期及围产期异常、感染、社会心理应激因素有关,故应积极地防治,各种围产期的异常,做好孕期的保健,防止早产、过期产、出生时的窒息等,各种的产前、产后、产时的异常情况,还应积极防治感染性疾病,有研究报道,部分患儿发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所以要预防感染。另外还须防治,精神过度刺激、惊吓,慎用中枢兴奋性的药物,同时需家长密切的观察,如果在孩子不自觉地,出现抽动症状的时候,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患儿的病情,对患儿的愈后,也极为重要,应积极防治,各种围产期的异常,做好孕期的保健,同时密切的注意观察,患儿如果有抽动症的话,应该尽快的去专科医院,专科医生那里就诊,早发现早治疗,很多都是可以缓解的。
语音时长 01:43

2019-12-20

56361次收听

02:33
小儿抽动症如何预防
小儿抽动症,是属于慢性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无法进行针对性预防。但目前有研究表明,冲动症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母孕期及围产期异常、感染、社会心理应激因素有关。故应积极地防治,各种围产期的异常,做好孕期保健,防止早产、过期产、出生时的窒息等,有研究报道,部分患儿发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所以要预防感染。另外还须防治,精神过度刺激、惊吓,慎用中枢兴奋性的药物。同时需家长密切观察,如果孩子不自觉地,出现抽动症状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患儿的病情,对患儿的预后,也极为重要,患儿如果有抽动症,应尽快去专科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
03:01
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抽动症治疗原则,是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并重,注重治疗的个体化。患儿的抽动症状,健康教育方式包括个体的指导,口头的讲解、书面的卡片的提示、电话的咨询、科普的宣传、专门网站等,要帮助患儿认识到自己的病,是可以治疗改善的,消除自卑感,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鼓励他们多与人交往,遵循医嘱用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有问题要及时就医,通过老师教育其它同学,不对患儿的怪异行为,作出讥讽、嘲弄和歧视。药物治疗,可根据每个患儿不同症状,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神经调控治疗、脑电生物反馈和经颅微电流刺激等,深部的脑刺激疗效较确切,但属于有创、侵入性的治疗,主要适用于年长儿。
03:16
小儿抽动症的症状有哪些
抽动指身体任何部位、肌群,出现不自主的、无目的、重复的、快速的收缩动作,抽动是在运动功能,正常的背景下发生的,是不可受控制的,且非持久性存在的。抽动可以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运动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的收缩运动,表现为眨眼、撅嘴、皱鼻、摇头、耸肩、甩手、举臂、踢腿、收腹动作等,发声抽动,累计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抽动的表现形式多样,抽动的频率和强度,在病程中呈现波动性的特征。许多抽动障碍的患者,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前,自述身体局部有不适感,包括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和其它异样的不适感,称为先兆症状。
小儿抽动症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抽动症表现为简单的症状,比如说突然出现的,短暂的,没有意义的动作,像是眨眼,噘嘴,张嘴等症状,还有就是一些复杂的动作,比如说咬唇,拍手,后仰,弯腰等动作,抽动症患儿还会发出一些声音,比如说吸鼻,清嗓,咳嗽等症状。
儿童抽动症吃什么药
患上儿童抽动症可以服用西药进行治疗,也可以口服中药进行治疗,西药治疗药物主要是氟哌啶醇,但是应用时间过长会有一定副作用,而中药治疗则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所用药物会有一定的差异性,患儿在服用中药之前,医生会判断患儿具体的病症,确定服用的中药类型。
抽动症如何有效治疗
抽动症是精神科疾病,属于遗传类,对于患者来说主要就是学龄前儿童,到了青春期会有所缓解,还会有反复的皱眉、眨眼、伸舌头等症状,治疗时主要就是西医治疗、中医治疗,还可以配合心理指导、思想放松可以促进疾病的恢复。有将近80%的抽动症患儿经治疗后,青春期内即可治愈,另外20%的患儿待成人后可能仍会发作。
小儿慢性多发性抽动症中医怎么治疗
小儿慢性多发性抽动症对小儿的成长造成较大的损害,家长可以采取一些中医偏方为小儿进行治疗,以平肝健脾、化痰熄风为主,使用相关的重要进行合理治疗。可以使用益智仁、当归、白芍等等的重要进行治疗,同时控制好小儿的饮食以及平时的生活习惯,对于日后的恢复都会起到帮助作用。
儿童抽动症的表现和治疗
抽动症好发于5-8岁儿童,以不自主的、无目的性、重复、快速地挤眉弄眼、努嘴、吸鼻、伸舌,甚至扭脖子、鼓肚子、耸肩、甩胳膊、蹦跳,或伴有嗓子发声、骂人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上述症状在一个患儿身上只会出现一两项,症状时轻时重。根据抽动部位分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根据复杂程度分为简单抽动和复杂抽动。在应激、兴奋、疲劳或疾病等时候均可加重抽动症状,该病病程很难预测,多数孩子在成年早期症状会自发减少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