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假后腹痛是什么原因
例假后腹痛可能与经期残留收缩、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或子宫腺肌病等因素有关。建议根据具体症状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经期残留收缩
月经结束后子宫可能仍存在轻微收缩,导致下腹隐痛。这种疼痛通常持续1-2天,表现为阵发性钝痛,无其他伴随症状。可通过热敷腹部、饮用姜茶缓解,无须特殊治疗。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的子宫内膜在经期后持续刺激周围组织,引发持续性疼痛并可能放射至腰骶部。常伴有性交痛、排便疼痛等症状。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可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地诺孕素片或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药物。
3、盆腔炎
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炎症在月经期后可能加重,表现为下腹坠痛伴发热、异常分泌物。可能与淋球菌、衣原体感染有关。需进行分泌物培养,常用药物包括盐酸多西环素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及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4、卵巢囊肿
月经后黄体囊肿未完全消退或发生扭转时,会出现单侧剧烈腹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超声检查可确诊,较大囊肿需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较小囊肿可服用桂枝茯苓胶囊观察。
5、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导致经后持续性胀痛,子宫呈均匀性增大。典型症状为经量增多、贫血,超声显示肌层蜂窝状改变。可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行子宫切除术。
建议保持腹部保暖,避免剧烈运动,每日温水坐浴15分钟有助于缓解不适。若疼痛超过3天未缓解或出现发热、异常出血,应立即就诊妇科。记录疼痛时间、强度及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月经周期结束后建议复查超声排除器质性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