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手足口病与儿童脑炎

63205次浏览

手足口病与儿童脑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儿童脑炎可能由病毒、细菌等多种病原体导致。手足口病通常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儿童脑炎则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1、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多数患儿症状较轻,7-10天可自愈。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引发脑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如出现持续高热、呕吐、肢体抖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干扰素喷雾剂、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

2、儿童脑炎

儿童脑炎是脑实质的炎症性疾病,可由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乙脑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病情进展迅速,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诊断需结合脑脊液检查、头颅影像学等。治疗需住院进行,包括阿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甘露醇注射液降颅压、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抽搐等综合措施。家长发现相关症状须立即送医。

3、两者关联

手足口病与儿童脑炎存在一定关联,肠道病毒71型等特定病原体可能同时引发这两种疾病。当手足口病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需警惕脑炎可能。临床表现为原有皮疹基础上出现精神差、嗜睡、肢体无力等。此类情况属于重症手足口病,需在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早期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等可改善预后。

4、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意手卫生,避免接触患者,接种EV71疫苗可预防重症。预防脑炎需按时接种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等,避免蚊虫叮咬。流行季节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保持室内通风,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患儿餐具、玩具应定期消毒,粪便需妥善处理。

5、护理要点

手足口病患儿应居家隔离,保持皮肤清洁,饮食以流质、温凉食物为主。脑炎患儿恢复期需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家长应记录患儿体温、精神状况等变化,遵医嘱定期复查。两种疾病都可能需要长期随访,观察有无智力、运动发育迟缓等后遗症。

家长应学习识别危重症状,如手足口病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肢体抖动、呼吸急促,或脑炎患儿出现昏迷、反复抽搐等情况,须立即送急诊。日常加强儿童体质锻炼,保证充足睡眠,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两种疾病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密切相关,家长需保持警惕但不过度焦虑。

相关推荐

手足口病疫苗副作用
手足口病疫苗的副作用最常见的可能会出现一些发热的反应,因为小宝宝在接种手足口疫苗以后,有可能会出现一个一过性的体温增高,相对来说不会超过38度5,体温可能持续一到两天,多数的孩子在两天以后这种温度会自行缓解,这个时候不需要特殊的药物进行控制和治疗,一般给孩子稍微多喝一些水,适当的给孩子用温水擦拭身体,注意休息,饮食清淡一些可能就会缓解。第二个手足口疫苗出现的反应可能就是一些肠道的反应,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腹泻、恶心或者厌食等情况,这个时候也不要过于惊慌,适当的给孩子饮食进行调整,适当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给孩子尽量少量多次的给喂养,一般来说,这种孩子的腹泻也会在一到两天左右就会自行缓解的。另外有些小宝宝在使用手足口疫苗以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相对来说不是很常见,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身上起皮疹,及时的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进行缓解,当然也有一些罕见的可能会出现,过敏性的血管充血、水肿或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情况,这种情况相对来说非常罕见,在医院注射完这种疫苗之后有一个半个小时的观察期,如果出现的话,就需要及时进行抢救治疗。一般来说手足口疫苗相对副反应并不是很严重,多数的孩子接种之后是能够耐受的,只要按照接种疫苗的方法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一般来说都不会出现严重的副反应,还有就是要注意,如果是这种静脉给孩子肌肉注射进行的这种接种,要注意局部针眼的保护,24小时之内不要给孩子洗澡,这样能缓解局部红肿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11

2021-12-30

49235次收听

手足口病检查的标准
许多家长朋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对孩子的健康重视起来,千万不能忽视一些细节问题,当出现疾病时积极治疗才行,就拿手足口病来说吧,下边是关于手足口病检查的标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许多儿童在平时生活中容易受到许多疾病的威胁,给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带来许多麻烦,就比如手足口病,家长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起来积极治疗,那么儿童手足口病能治好吗,下边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治疗办法。
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
手足口病的护理工作一定要做好,因为发病时会出现皮疹,溃疡或疱疹等等。所以对于皮疹,口腔卫生的工作都要做好护理。另外要及时的消毒,加强饮食护理,每天都要增加运动,这样才可以有抵抗力,促进恢复。
手足口病会传染给大人吗
手足口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可以传染给大人,一般大人的抵抗力相对会强一些,发病后症状不是很严重。但是也要注意及时的进行治疗,可以采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另外个人卫生工作要做好,也要及时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手足口后遗症指甲脱落要怎么办
孩子患了手足口病以后,有部分手足口病患者确实可以存在指甲的分层甚至脱落、换指甲。这个时候要注意做好保护,不要损伤。一般的话,1到2个月就可以换好的。引起指甲自行脱落的原因不仅有手足口病,还有其他的像缺铁性贫血,还有缺钙,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还有营养不良,一般多见于微量元素的缺乏。可以出现身体的消瘦、厌食、容易出现感冒,身体免疫力低下,需要适当的用药与钙锌铁相关自己的补充,多吃一些瘦肉、鸡蛋、鱼虾、牛奶、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所以,对于手足口病有指甲脱落的患儿,我们除了做好保护之外,另外营养上要注意多吃上述所说的这些食物。
语音时长 01:10

2020-02-21

59600次收听

手足口病要输液吗
孩子发生了手足口病这种不良症状时候,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可以不药而愈的,往往只需要一个星期左右即可自愈,也就需要输液;不过,倘若属于71型胃肠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那么一旦诱发了手足口病,就有可能会诱发严重并发症,有可能需要输液治疗。
02:15
手足口病怎么传染
手足口病的传染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来传染,一个是传染源,一个是传播易感人群,一个是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是所有的免疫力方面低下的一些患儿或患者,比如说我们的小婴幼儿,免疫力本身就低下的儿童,还有一些得了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一些孩子。传染源就是已经得了手足口病的患儿。传播途径包括消化道传播,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通过三个途径传播给易感人群,形成了手足口病传播的一个过程。其实在手手足口病的这个传染当中,最常见的可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传播,接触传播相对少一些。因为接触传播主要是通过疱疹液,泡液的传播,然后泡会有皮疹的破裂,泡液会污染到相关的物体上来接触。
02:16
手足口病不能吃什么
手足口病不要吃太辛辣的食物、油腻类的食物,吃清淡饮食、多喝水,帮助新陈代谢以及体内的病毒的排出。其他的食物像大鱼大肉类以及不易消化的、生冷的食物不要吃,其他没有什么特别注意的。普通的手足口,基本上在3到5天之内就会很快的痊愈。重症手足口是要家长特别关注患儿之外,吃东西也和手足口病相关的就是清淡饮食,多喝水,积极的去观察它的病情变化。在家隔离,不要上幼儿园去传染别的小朋友,基本上就可以了,没有什么特别禁忌的不能吃的食物。基本上所有的食物只要是清淡类饮食都可以吃的。对于手足口病的患儿没有明显禁忌,明确禁忌的食物,大部分的食物都是可以吃的。
02:11
手足口病多久能好
一般的手足口病在3到5天或5到7天就会好了。如果抵抗力比较低或平时就很容易生病的孩子,病程相对会长,可能会七天以上。如果在3到5天之内不再发烧了,只是手和脚的皮疹还在存在,也没有逐渐的增多,可以选择在家观察,吃清热解毒的小中药。如果3到5天以上的发烧持续不退,皮疹逐渐增多,甚至出现了除手足口皮疹之外,任何的其他的症状,就一定要到医院去就诊,明确是否是重症手足口,及时对症治疗。
02:25
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预防手足口病从三个方面入手:1.避免接触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增强自身抵抗力。一,避免接触得了手足口病的患儿或者患病的人。尽量不要去人多、环境脏乱差的地方。二,不要去接触能够被传染的各种途径,比如说呼吸接触、口腔接触、还有皮肤接触这三个方面。勤洗手,一般的情况只要接触了外界的环境,接触了人多的环境,都要去洗手。接触患病人的东西,比如杯子、床单被罩、枕头等任何一个物品,都可能沾染了病毒,要去清洗。三,长期的进行锻炼身体,不挑食,让抵抗力增强起来,也会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如何护理
护理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需要保证足够的水的摄入量,清淡饮食,隔离护理。手足口病如果重症的手足口,护理起来就相对要更加的密切,更加的重要。首先是密切地观察病情的变化,因为重症手足口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可能患儿就会合并有心脏呼吸功能,还有神经功能异常的严重的合并症。因此重症手足口的患儿,首先肯定是要积极的去医院就诊,护理要密切的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患儿的精神情况的变化,会不会出现异常的嗜睡,抽搐,神情萎靡等这些症状,然后还要观察他末梢皮肤温度的情况,有没有突然的发冷,突然的皮肤发花,还要观察他的心脏节律的问题,会不会出现爆发性心肌炎早期出现心律失常的表现,这是重症手足口护理的要点。普通的手足口病护理,基本上就是保证足够的水的摄入量,清淡饮食,隔离护理,不要接触易感人群,基本上一般的手足口病就很快的会自愈,很快的在对症治疗情况下就会好转。主要是重症手足口,家长要能识别,要能观察出重症来积极的去就诊,积极的去到医院里去进行诊治。
语音时长 01:36

2019-10-23

54604次收听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首先要避免接触病人、做好洗手、注意食品的卫生、不要乱舔东西、不要拥抱、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等,从而避免感染。1.做好洗手,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是非常关键的。孩子喜欢到处摸手上可能会携带肠道病毒,手抓食品时或孩子吃东西时候就会感染生病,建议在饭前、便后、外出游玩回家都要洗手。2.注意食品的卫生,被粪便污染的蔬菜、水果、肉类上面会含有肠道病毒。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去皮后再吃,不要给孩子吃生的蔬菜或者没熟的肉食。3.不要乱舔东西。小宝宝都喜欢用嘴巴舔玩具,而留在玩具上的病毒可能会存活数天,宝宝舔到有病毒的玩具,可能会得手足口病。4.生病后要注意隔离,不仅要预防孩子感染,而孩子生病时也不要去感染别的小朋友。5.大人回家以后要洗脸、洗手以后再接触孩子,对孩子是种保护。6.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
语音时长 01:53

2019-08-19

62155次收听

手足口病的症状
家长判断自己孩子是否感染手足口病,最主要是看这个孩子周围有没有手足口病患儿,如果别的小孩有手足口病,自己家中的孩子手上也出现皮疹,口腔中出现疱疹,或者臀部脚上出现疹子,家长就要小心手足口病的问题。有的时候皮疹可以很多,散发的也可能就一个两个,所以一定要重视,而且往往也容易引起发热症状。孩子发热、哭闹、不进食,手心、脚心、臀部、臂部、腿部出现皮疹,有疹子又有发烧,家长一定要重视是不是手足口病。
语音时长 01:01

2018-09-21

53004次收听

01:25
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
一般情况下,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在疾病的早期,症状可以表现为低热、全身不适以及腹痛等前驱症。通常在1至2天内,患儿的口腔、咽、软腭、颊黏膜、舌以及齿龈,可以出现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绕以红晕,可以破溃成小溃疡。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会因为疼痛,常常可以出现流涎,以及拒食的表现。同时,患儿的手足部位,亦可以出现皮疹,可以出现数目不定的水疱。除患儿的手足口以外,亦可以见于患儿的臀部,以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以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可以没有瘙痒以及疼痛感。另外,还应该仔细观察孩子口腔中,有没有溃疡,手、脚、臀部有没有皮疹。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如果家中孩子出现以上情况,一定要引起家长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