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牵引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牵引后需注意卧床休息、佩戴护具、避免负重、规范康复训练及定期复查。牵引治疗通过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症状,但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恢复效果。
1、卧床休息
牵引后24-48小时内需严格卧床,选择硬板床保持腰椎生理曲度。仰卧时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分散压力。初期翻身需家属协助,避免腰部扭转动作。绝对禁止突然坐起或下床活动。
2、佩戴护具
下床活动时必须佩戴医用腰围,选择带金属支撑条的硬质护具。每日佩戴不超过4小时,用餐及卧床时取下防止肌肉萎缩。护具松紧以插入一掌为宜,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失去保护作用。
3、避免负重
3个月内禁止提重物超过3公斤,减少弯腰动作。取物时保持腰部直立下蹲,搬运重物采用推车辅助。避免久坐超过30分钟,座椅需有腰部支撑。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扶墙减轻腹压冲击。
4、康复训练
2周后开始腰背肌锻炼,从仰卧位抬臀、俯卧位燕飞式等静态动作开始。6周后加入游泳、倒走等低冲击运动,水温需超过28℃。所有训练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出现疼痛立即停止。禁止跳绳、仰卧起坐等脊柱轴向负荷运动。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腰椎MRI,观察髓核回纳情况。如出现下肢放射痛加重、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诊。长期随访中若发现椎间隙高度丢失超过50%,需考虑椎间融合术。
饮食上增加牛奶、豆制品等钙质摄入,每日补充维生素D 400IU促进骨骼修复。睡眠时采用侧卧屈膝体位减轻椎间盘压力,床垫选择中等硬度独立弹簧材质。恢复期可配合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治疗,但禁止接受暴力推拿。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预防便秘减少腹压波动。情绪管理同样重要,可通过冥想缓解疼痛带来的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