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头晕如何针灸
颈椎病头晕可通过针灸治疗,常用穴位有风池穴、天柱穴、大椎穴、肩井穴、百会穴等。针灸能缓解局部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头晕症状。
1、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下两侧凹陷处。针刺风池穴有助于缓解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头痛,改善椎动脉供血。操作时需注意进针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深层血管神经。可与天柱穴配合使用增强疗效。
2、天柱穴
天柱穴在颈部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处。该穴位能有效改善颈椎病导致的脑供血不足性头晕,缓解颈部僵硬。针刺时多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30分钟。孕妇及高血压患者慎用此穴。
3、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刺激此穴可调节督脉气血,对颈椎病伴随的眩晕、恶心有缓解作用。临床常采用温针灸法,配合艾灸效果更佳。体质虚弱者不宜强刺激。
4、肩井穴
肩井穴在肩峰与第七颈椎棘突连线的中点。该穴位能松解颈部肌肉痉挛,改善头晕伴肩背疼痛的症状。针刺时可配合电针治疗,频率2-10Hz为宜。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此穴。
5、百会穴
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处。该穴位具有升阳举陷作用,对颈椎病引起的体位性头晕效果显著。多采用浅刺或艾灸疗法。囟门未闭的婴幼儿禁止针刺此穴。
颈椎病患者除针灸治疗外,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可进行颈部米字操等舒缓运动,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瘦肉等。若头晕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复查颈椎MRI,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冬季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受凉诱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