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肿瘤为什么要进行介入治疗
肝脏肿瘤进行介入治疗主要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或需缩小肿瘤体积的患者,常用方式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等。
肝脏肿瘤的介入治疗通过微创手段直接作用于病灶区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将化疗药物与栓塞剂经导管注入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营养供应同时局部释放药物。射频消融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热能破坏肿瘤细胞,对直径较小的病灶效果显著。微波消融通过电磁波加热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适合位置特殊的病灶。冷冻消融采用液氮极低温冻结肿瘤细胞,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放射性粒子植入将辐射源精准置入肿瘤内部持续释放射线,控制局部进展。这些方法创伤小且可重复进行,部分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明显下降。
介入治疗前需完善肝功能评估与影像学定位,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肝区疼痛等反应。患者应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高蛋白低脂食物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定期复查增强CT或磁共振观察疗效,配合医生调整后续方案。出现持续高热、呕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