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压缩性骨折是怎么回事
腰椎压缩性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肿瘤转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
1、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腰椎压缩性骨折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骨质疏松会导致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变细,骨骼强度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患者通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身高变矮。治疗上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如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同时可遵医嘱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
2、外伤
高处坠落、车祸等外力直接作用于腰椎可导致压缩性骨折。患者受伤后立即出现剧烈腰背部疼痛,无法站立或行走。需立即卧床休息,佩戴腰围支具保护,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
3、肿瘤转移
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转移至腰椎可破坏骨质,导致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疼痛呈持续性且夜间加重。治疗需针对原发肿瘤进行放化疗,同时可考虑椎体成形术或后凸成形术等微创手术稳定脊柱。
4、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
长期大剂量使用泼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等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加速骨质流失,增加骨折风险。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加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并定期监测骨密度。
5、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会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吸收增加,严重时可引起多发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常伴有高钙血症、肾结石等表现。治疗需手术切除甲状旁腺腺瘤或药物控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增加脊柱负荷的动作,睡眠选择硬板床,饮食上保证充足的钙和蛋白质摄入,如牛奶、鸡蛋、鱼肉等,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病情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增强脊柱稳定性,预防再次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