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放射性粒子植入
肿瘤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局部放射治疗方式,适用于部分实体肿瘤患者,通过影像引导将放射性粒子精准植入肿瘤内部持续释放射线杀伤癌细胞。
放射性粒子植入主要应用于前列腺癌、肺癌、肝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该技术利用碘-125或钯-103等放射性同位素,通过微创方式将粒子永久性植入肿瘤靶区。粒子持续释放低剂量γ射线,可在数周至数月内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治疗前需进行三维治疗计划设计,精确计算粒子数量和空间分布。手术通常在CT或超声引导下完成,采用局部麻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需要定期复查粒子位置和剂量分布,评估治疗效果。
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常见并发症包括粒子移位、局部组织坏死、放射性炎症等。术后需注意防护措施,避免与孕妇、儿童密切接触。治疗期间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下降等全身反应,通常可自行缓解。该技术对早期局限性肿瘤效果较好,晚期肿瘤多需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建议患者在专业放射治疗团队指导下,结合肿瘤类型、分期及身体状况综合评估治疗方案的适用性。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特色医院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脑肿瘤是颅内肿瘤吗?
- 2 怎么清楚哪些是肿瘤哪些不是?
- 3 肿瘤是怎么形成的?
- 4 肿瘤是怎样形成的呢?
- 5 肿瘤是如何形成的?
- 6 肿瘤是怎样形成的呢
- 7 肿瘤如何引起的
- 8 什么是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