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咋变成青光眼了
白内障发展为青光眼通常与晶状体膨胀、术后并发症或原有房角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白内障患者可能因晶状体混浊导致房水循环受阻,进而引发眼压升高形成继发性青光眼;也可能在白内障手术后出现炎症反应或房角粘连等并发症诱发青光眼。存在高度近视、糖尿病或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1、晶状体膨胀:
白内障进展期晶状体体积增大会推挤虹膜前移,导致房角狭窄或关闭。患者可能出现突发眼红、眼痛伴视力骤降,需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确诊。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收缩瞳孔,联合布林佐胺滴眼液降低眼压,严重者需行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
2、术后并发症: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可能因残留皮质堵塞小梁网或炎症反应导致眼压升高。表现为术后1-3天出现眼胀头痛,前房可见纤维素性渗出。需局部应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控制炎症,配合溴莫尼定滴眼液降压,必要时需前房冲洗。
3、房角结构异常:
原有窄房角患者在白内障发展过程中更易发生房水引流障碍。早期可有虹视现象,晚期可见视神经萎缩。可通过前房角镜检查评估,使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促进房水外流,若药物控制不佳需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4、炎症继发:
过熟期白内障可能因晶状体蛋白漏出引发肉芽肿性炎症,堵塞小梁网间隙。特征为角膜后KP沉积和瞳孔后粘连,需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抗炎,配合乙酰唑胺片口服降压,同时尽早手术清除病变晶状体。
5、血管因素: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易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表面可见异常血管增生。需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原发病,联合雷珠单抗注射液抑制血管生长,眼压控制困难时可考虑青光眼引流阀植入。
白内障患者应每3-6个月监测眼压和视神经变化,避免长期使用散瞳药物。术后需规范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出现恶心呕吐或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日常注意控制血糖血压,减少暗环境用眼,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延缓晶状体老化。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