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煎熬中药

63587次浏览

煎熬中药通常需要经过浸泡、煎煮、过滤等步骤,具体方法主要有选择合适器具、控制水量与火候、分次煎煮、注意特殊药物处理、掌握服药时间等。

1、选择器具

煎药推荐使用砂锅或陶瓷锅,避免铁、铝等金属容器。金属器具可能与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或产生有害物质。砂锅导热均匀且化学性质稳定,能最大限度保留药物有效成分。煎药前需将器具清洗干净,不可残留油渍或其他化学物质。

2、水量火候

首次煎煮时加水量需漫过药材2-3厘米,二煎时可减少水量。解表类药物宜用武火快煎,补益类药物需文火慢熬。煮沸后调至中小火保持微沸状态,避免水分过快蒸发导致煎干。煎煮过程中不要频繁开盖搅拌,以免挥发性成分流失。

3、分次煎煮

多数中药需煎煮2-3次以提高有效成分提取率。第一次煎煮完成后过滤药液,重新加水进行第二次煎煮。两次药液混合后分次服用。特殊药材如附子需先煎1小时以上,后下药物如薄荷应在最后5-10分钟加入。

4、特殊处理

质地坚硬的矿物类或贝壳类药物需打碎先煎,如牡蛎、石膏。含挥发性成分的芳香类药物应后下,如豆蔻、砂仁。贵重细粉类药物宜冲服,如三七粉、川贝粉。胶类药物需烊化兑服,如阿胶、鹿角胶。

5、服药时间

补益类药物宜饭前空腹服用,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应饭后服用。安神类药物睡前1小时服用,急症药物可随时服用。一般药液每日分2-3次温服,每次200-300毫升。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影响药效的食物

煎药过程中出现药液浑浊、颜色异常或器具破损时应停止使用。服用中药期间需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皮疹、恶心等不适需及时停药就医。不同体质与病症对煎药方法有特殊要求,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规范操作,并定期复诊调整用药方案。保存煎好的药液应使用玻璃容器冷藏,服用前加热至适宜温度。

相关推荐

儿童常用药,贮存有七怕
儿童常用药贮存需避免七种常见错误,主要包括怕热、怕湿、怕光、怕冷、怕虫、怕污染、怕过期。
红皮病型药疹会导致脏器受损吗
出现红皮病型药疹后治疗不及时,导致病情加重,常会引起多脏器损伤。肝肾损伤是最常见的,因为药物需要在肝肾中代谢,严重时会出现肝肾衰竭,有致命的风险;另外还可能会影响到胃和肺等脏器,出现胃炎、肺炎等,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大。
药疹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药疹的诱发因素为:应用药物、药物过量服用、随意应用抗生素或解热镇痛药物。在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反复刺激下,疾病便会发生。
药疹有哪些后遗症
药疹不仅会使局部皮肤出现疤痕,还可导致器官不同程度损伤,严重时诱发全身感染性疾病。
药疹如何预防
预防药疹,首先要注意在看病时告知医生自己有过敏史,这样医生开药会更加准确,另外患者要注意正确用药,对于容易引起药疹的药物,应用前先做皮试,最后要注意远离过敏源。
药疹的症状是什么
药疹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口服、外用、肌肉注射或静脉用药导致各类皮肤的表现。由于药疹类型的多样化,症状各不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固定型药疹,这些药物包括消炎止痛药和磺胺之类药物,固定型药疹的表现为局部出现红斑,表现为紫红色斑,表面可伴有水疱,主要在皮肤粘膜交界的部位,如口唇,外阴部。另外手部也是好发位置。还可以出现皮肤红斑风团,即通常说的荨麻疹一样的药疹,引起这些症状的药品包括破伤风抗毒素,各类消炎药物,临床表现类似荨麻疹。2、发疹型药疹,表现为皮肤潮红,局部表面弥漫分散的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这类药疹非常常见,临床称为麻疹样药疹,一般的消炎药和解热镇痛药可以出现这种药疹。3、重症药疹。一种是全身皮肤面积弥漫着潮红,而且伴有发热或者淋巴结肿大,呈红皮病样改变。还有就是全身弥漫的脱皮,称为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表现为全身的,皮肤靶型的红斑或水疱,病情比较严重。
语音时长 02:01

2019-12-19

6009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