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呕吐,教你几招
孩子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保持休息、物理缓解、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呕吐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感染、食物过敏、晕动症、肠梗阻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呕吐后需暂停固体食物4-6小时,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可少量饮用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症状缓解后尝试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避免油腻、高糖或刺激性食物。家长需观察孩子进食后是否再次呕吐,若持续无法进食应及时就医。
2、补充水分
频繁呕吐易导致脱水,可每10-15分钟喂5-10毫升口服补液盐溶液。若孩子拒绝饮用或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表现,需使用补液盐Ⅲ散剂按说明书配制后分次服用。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哺乳频率,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稀释奶粉浓度。
3、保持休息
呕吐后应让孩子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立即平躺以防误吸。家长需清理口腔残留物,更换被污染的衣物被褥。保持环境安静通风,减少移动或摇晃,晕动症引起的呕吐需停止乘车等诱发活动。
4、物理缓解
对胃肠痉挛引起的呕吐,可用温毛巾热敷腹部,顺时针轻柔按摩脐周。年长儿可含服生姜片或饮用少量姜茶,婴幼儿禁用。若伴随发热可进行温水擦浴,但禁止使用酒精物理降温。
5、就医评估
出现胆汁样呕吐物、持续腹痛、意识改变、血便等危险信号时需急诊处理。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肠梗阻需禁食并静脉补液,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家长需记录呕吐频率、性状及伴随症状供医生参考。
日常需注意餐具消毒、食物新鲜度,避免暴饮暴食。呕吐期间暂缓疫苗接种,恢复后1周内保持清淡饮食。定期修剪儿童指甲以防抠喉诱发呕吐,乘车前1小时避免进食。若呕吐反复发作超过24小时或体重明显下降,应及时至儿科或消化内科就诊。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