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药物也有自己的“克星”

发布时间:2018-05-2254821次浏览

药物能够治疗孩子的疾病,可是如果家长们不会合理保存,药物就会遇见自己的“克星”,不但治不了病人的病,还可能变质,加重病人的病情。所以,家长们应该注意一些药物的特点,看看你是否正确保存了药物。

1,怕微生物的药物:

为了迎合孩子的口感,小孩子的药物,相当一部分被做成了糖浆,比如小儿止咳糖浆。这类药物中,因为放入了相当多的糖,一些细菌也很喜欢,如果盖子拧不紧,细菌就容易进入滋生。所以服用这类药物,不要让孩子用口直接对着瓶子喝,用完后要拧紧盖子,同时最好在短期内服用,喝不完,时间隔得太久,即使没有过期,也最好不要再给孩子用。

2,怕虫的药物:“膏,丹,丸,散”是中药制剂的特点,蜂蜜是常用的添加剂。所以碰见暖和的天气,中药最容易生虫。所以中药制剂的购买,尽管说明书上写保存时间很长,但是一次也不要多买,抓紧时间用完。

3,怕光的药:西药是化学制剂。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加速药物的变质,特别是维生素抗生素,遇光后就会使药物颜色改变,药效降低,甚至变成有害的有毒物质,比如临床上最常用的维生素c片剂,如果在变质后服用,就会使人产生胆结石。还有儿童常用的鱼肝油也很怕光,遇光后药效降低,孩子吃了药,佝偻病却得不到纠正。

4,怕湿的药物:药物都应该放到干燥的地方,干燥是为了防止潮湿。有些药物非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比如儿童类风湿常用的阿司匹林就是一种易吸潮的代表药,它吸潮后便开始分解成水杨酸和醋酸,产生浓烈的酸味,对胃的刺激性大大增加,严重者可以导致胃黏膜出血。

5,怕热的药:药物的化学反应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温度上升10度,化学反应速度就加快2-4倍,因此一般药物,通常应该放到低于20度的温度。而一些特殊的药物,比如抗病毒的干扰素,增加免疫力的丙种球蛋白等应该放到2-15度的冰箱保存,否则容易降低药物的效价甚至发生变质。

6,怕烫的药物: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常用的药物中有两种最怕热水烫,一类是助消化的酶类,比如小儿胃蛋白酶,多酶片;一类是治疗腹泻的益生菌类药物,比如妈咪爱、江中乳酸菌素片、太行山小儿参术健脾丸等药物,妈咪爱是蛋白质成分,高温下就凝固坏死了;江中乳酸菌素片是有益的微生物,高温就把他们“烫死了”。

7,怕冷的药物:不是所有的药物都能放冰箱保存,比如小儿止咳糖浆或抗感冒糖浆,如果放到温度过低的冰箱里,会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导致药物和标注的药物浓度不符合。还有皮肤科用的乳膏剂,温度过低,会导致基质分层,影响药物的均匀性和药效。因此这类药物,放到室温下就可以了。

相关推荐

02:19
脾氨肽口服溶液的作用与功效
北京第一生物脾氨肽口服溶液的功效是能够调节人体的免疫平衡,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平衡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加人体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也适用于体质较弱人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患有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03:10
贴膏药后火辣辣的刺痛怎么治疗
贴膏药后火辣辣的刺痛,可能是膏药过敏导致,一定要及时撕下膏药,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也可能是皮肤出现损伤、炎症,在药物的刺激下就会导致疼痛,也要立即停止使用膏药,以防止皮肤损伤加重。如果皮肤表面出现破损,局部可用温水进行擦洗,可局部使用红霉素软膏或百多邦。如果皮肤完整、没有破损的情况,停止使用药物后可以暂时观察,一般可以逐渐好转恢复。同时,要注意不要用手抓挠,以免抓破皮肤导致感染的情况。如果发痒严重,可以根据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也可以局部用冰块冷敷,或者用冷水浸泡纱布冷敷。
02:55
做皮试怎么看结果
首先我建议,既然做皮试一般是在医院里,通常是由护士来执行,所以,一定请做护理的大夫或者护士看皮试结果。那么咱们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怎么大致去判断皮试的结果,一是看有没有全身的反应,部分人做完药物皮试,比如碘过敏试验之后,如果出现异常反应的话,比如出现心慌,心动过速等等以及皮肤的潮红,这个可以自己看,这些都属于异常情况。除了全身表现以外,通常皮试看局部的几个表现,比如打皮试的这个地方局部的皮肤有没有红肿,周围红肿范围有多大,以及有没有出现皮肤水肿、水泡等等。
药物过敏有哪些分型
药物过敏根据发病程度、药疹形态有不同的分型,病情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
药物过敏全身痒怎么办
外用收敛,止痒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止痒的药膏,如赛庚啶乳膏,利多卡因凝胶或盐酸氯环利嗪乳膏;可以用抗炎抗过敏的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卤米松乳膏或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可以用中药苦参,马齿苋之类的煎水外洗,缓解瘙痒。如果外用药物止痒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或依巴斯汀等。药物过敏全身痒需注意洗澡时水温不要太高,不用碱性较强的洗涤剂,不用盐水洗。药物过敏,除皮肤出现皮疹以外,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皮肤瘙痒,如果出现皮肤严重的瘙痒。药疹严重,全身的范围比较广,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效果不是很明显情况下,可以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静脉使用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19

58873次收听

药物过敏出红点怎么办
出现皮肤红点的时候可以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如果仅仅是局部面积较小的红点,而且没有其他的临床表现,局部外用收敛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也可以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如卤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或者是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也可以外用紫草膏,湿疹膏,这种情况只需要外用药物,可以不用口服药物,一般慢慢可以痊愈。如果红点的范围面积比较大,而且瘙痒比较严重,可以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或者依巴斯汀,也可以静脉使用钙剂,维生素c。对于全身性的红点,而且还有其他的全身症状,则需要到医院住院治疗,需要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过敏的症状多种多样,可以出现红斑,风团,皮肤脱屑,水疱等,也可以出现皮肤红点。平时尽量减少对局部皮肤的刺激,洗澡的时候水温不要太高,不要用手搔抓,也尽量不用刺激性较强的碱性洗涤剂。
语音时长 01:41

2019-12-19

62515次收听

怎么预防药物过敏荨麻疹
用药前需要询问病史,比如青霉素使用前要询问用药史,部分药物还需要做皮试,如果属于高敏感体质,可以到医院做一下药物的敏感实验,药物过敏检查需要到较大的医院进行,好多小的医院没有这此项检查。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一类疾病,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原因很多,包括食物、药物、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和内因,药物是引起荨麻疹的一种常见原因,引起荨麻疹的常见药物有很多。1、抗生素类,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或者其他过敏性的皮疹,严重时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2、解热镇痛药,包括消炎痛、芬必得等,这些药物也可能引起荨麻疹样的皮疹。3、镇静安眠药,比如苯巴比妥类药物,另外抗痛风药、血清制剂、疫苗类药物都可以引起荨麻疹。
语音时长 01:41

2019-12-19

52432次收听

药物过敏如何处理
出现药物过敏应该立即停药,切断过敏源,根据药物过敏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药物过敏主要是包括两方面的,找到引起过敏的药物进行标记,避免再次使用此类药物。如果已经出现了药物过敏,要根据药物过敏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比较轻的症状可以应用固定型药疹。服药后可能会在某个部位或者某几个部位出现局部的紫红色浮肿性的斑,还可能会出现水泡。如果出现药物过敏一定要把引起过敏的药物停掉,这时候患者有可能是同时应用了几种药物,不知道是哪种药物引起的,就可以由医生来帮助判断,把可疑性最大的药物停用。对于轻症的药疹,可以应用局部止痒或者系统口服的抗组胺药,来对抗过敏反应即可,随着药物的逐渐代谢,药物过敏的皮疹可以逐渐消退。有些重症药疹,比如重症多形红斑或者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人,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可以根据疾病的情况,选择系统使用的激素或者其他类药物。
语音时长 01:47

2019-12-10

63195次收听

02:25
药物过敏症状
药物过敏的症状通常叫做药物性皮炎或药疹,常见的药物过敏是发疹型药疹和荨麻疹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会出现风团样的表现,它和普通的荨麻疹的区别,最主要是瘙痒会更严重,颜色会更鲜红,而且消退会慢一些。这种药疹可能会合并全身症状,包括发烧。荨麻疹型药疹,会出现关节疼,还会有腹痛、喘憋等表现。还有药疹叫做重症多形红斑,这种病人可以出现高烧,全身的水泡、糜烂、表皮剥脱,会出现肝肾损害等。另外有种少见的药疹叫做药物超敏综合症,通常病人除了会出现皮疹之外,还会出现面部或者全身的高度水肿,嗜酸细胞的增加,浅表淋巴结的扩大。
打了青霉素过敏了怎么办
青霉素是一种常见药物,被广泛使用,但是它也有一定的毒性,很多人打完青霉素以后出现过敏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抢救,可以使用肾上腺素,及时纠正缺氧问题,改善呼吸,还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随时观察患者身体体征,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青霉素过敏能吃头孢吗
很多人可能青霉素过敏,也有很多人是头孢过敏,那么,如果一个人吃了青霉素过敏,在医疗上来说,她很有可能属于易过敏体质,就不适合吃另一种消炎药,比如头孢类。青霉素过敏和头孢过敏的症状我们也要及时了解,以及青霉素和头孢过敏之后的治疗办法,都需要我们了解,以便能及时判断自身的不适症状。
这些人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为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cleroticcardiovasculardiseases,ASCVD),结合最新循证证据与国内外各项指南内容,建议下列人群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75~100毫克/天)。
神经外科常用药物——甘露醇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胶体通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