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早期该怎么办
糖尿病足早期可通过控制血糖、日常足部护理、穿戴合适鞋袜、定期足部检查、及时处理伤口等方式干预。糖尿病足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足部畸形、感染等因素引起。
1、控制血糖
严格监测并维持血糖稳定是预防糖尿病足恶化的核心措施。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配合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微血管病变加速,增加足部溃疡风险。
2、日常足部护理
每日用温水清洗足部并彻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缝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水温不超过37℃以防烫伤。修剪指甲应平直勿过短,发现胼胝或鸡眼须由专业人员处理。保持足部皮肤湿润但不过度浸泡。
3、穿戴合适鞋袜
选择透气性好、无接缝的棉质袜子,每日更换。鞋子需前掌宽大、足弓支撑良好,避免高跟鞋或尖头鞋。新鞋适应期不超过2小时,穿前检查鞋内有无异物。严重神经病变者可定制减压鞋垫。
4、定期足部检查
每月由家属或医生协助检查足底、趾间等易忽略区域,观察是否有红肿、破溃、温度异常。使用镜子辅助检查或进行10克单丝测试评估感觉功能。发现异常色素沉着、趾甲变形等需立即就医。
5、及时处理伤口
即使微小伤口也应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避免使用碘酊等刺激性消毒剂。出现水疱勿自行挑破,局部发红、渗液超过24小时需就医。严重感染可能需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治疗。
糖尿病足早期管理需建立长期自我监测体系,戒烟限酒以改善血液循环,避免赤足行走或长时间交叉双腿。每日进行踝泵运动促进下肢血流,秋冬季节注意足部保暖但禁用热水袋。建议每3-6个月到内分泌科或糖尿病足专科随访,通过振动觉阈值检测、踝肱指数等评估病情进展。若出现静息痛、趾端发黑等缺血表现,需血管外科会诊评估血运重建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