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牙髓炎夜间疼痛
牙髓炎夜间疼痛加剧主要与体位改变导致的局部充血、夜间神经敏感性增高以及炎症介质浓度变化有关。牙髓炎是由细菌感染、物理或化学刺激等因素引起的牙髓组织炎症,典型表现为自发性阵痛、冷热刺激痛及夜间痛加重。
1、体位性充血
平卧时头部血流增加,牙髓腔内压力升高,压迫神经末梢引发剧烈疼痛。建议疼痛发作时垫高枕头,采用半卧位缓解症状。急性期可配合冷敷减轻肿胀,避免过热饮食刺激。
2、神经敏感周期
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痛觉阈值降低,轻微炎症刺激即可诱发明显疼痛。这种情况与三叉神经节对炎症介质的敏感性昼夜波动相关,通常伴随放射性耳颞部疼痛。
3、炎症介质蓄积
夜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清洁作用减弱,细菌代谢产物及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在髓腔内积聚,刺激C纤维神经末梢。患者常描述为搏动性跳痛,疼痛可持续数小时。
4、龋源性感染
深龋未及时治疗导致细菌侵入牙髓,产酸菌代谢产生大量乳酸造成髓腔压力骤增。这种情况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樟脑酚棉球、氢氧化钙糊剂等髓腔消毒材料。
5、牙隐裂继发感染
牙齿微裂导致细菌定植,夜间咀嚼压力消失后裂纹间隙变化刺激牙髓。这类疼痛具有咬合不适先兆,需通过显微镜检查确诊,严重者需行牙冠修复或显微根管治疗。
牙髓炎患者日常应避免冷热交替饮食,使用软毛牙刷清洁患牙周围,餐后可用温盐水含漱。急性疼痛发作时可临时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镇痛药,但须在24小时内就诊。未治疗牙髓炎可能发展为根尖周炎,出现牙龈脓包或牙齿松动等症状,确诊后需通过根管治疗或牙髓摘除术保留患牙,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牙齿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