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2大发病机制
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包括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1、胰岛素分泌不足
胰岛素分泌不足通常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有关。胰岛β细胞负责分泌胰岛素,当这些细胞受到破坏或功能下降时,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1型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2型糖尿病在疾病进展后期也可能出现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无法有效进入细胞,造成血糖升高。治疗上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格列美脲片、瑞格列奈片等药物补充胰岛素或促进胰岛素分泌。
2、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需要更多胰岛素才能维持正常血糖水平。这种情况常见于2型糖尿病,可能与肥胖、缺乏运动、高龄等因素有关。胰岛素抵抗时,虽然胰岛β细胞可能分泌足够甚至过多的胰岛素,但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导致血糖调节异常。长期胰岛素抵抗会加重胰岛β细胞负担,最终可能导致β细胞功能衰竭。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措施包括控制体重、增加运动,必要时可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吡格列酮片等胰岛素增敏剂。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监测血糖,遵医嘱规范用药,同时注意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饮食上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运动方面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肾功能检查等,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处理糖尿病相关并发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治疗态度对糖尿病管理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