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两个月还是肿怎么办
骨折后两个月仍有肿胀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消肿、康复训练、调整饮食及就医复查等方式改善。肿胀通常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反应延迟、康复不当或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
1、热敷理疗
骨折后期肿胀多因局部微循环未完全恢复,可用40℃左右温水毛巾每日热敷2-3次,每次15-20分钟。红外线理疗仪照射也有助于促进血管扩张,但需避免高温灼伤皮肤。热敷后配合向心性按摩效果更佳,注意力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宜。
2、药物消肿
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改善静脉回流药物,或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减轻组织水肿。若存在明显炎症反应,可能需短期服用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中药活血化瘀类如伤科接骨片也可辅助使用,但须避免与西药混用。
3、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踝泵运动、等长收缩训练等,通过肌肉泵作用促进淋巴回流。上肢骨折可做握力球训练,下肢骨折需拄拐部分负重行走。康复初期每日训练3组,每组10-15次,随耐受度增加调整强度。
4、调整饮食
控制每日盐摄入量低于5克,避免高盐饮食加重水钠潴留。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等食物促进胶原合成,适量补充三文鱼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帮助消炎。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5、就医复查
若肿胀伴随皮肤发红、发热或搏动性疼痛,需排除深静脉血栓或骨髓炎。X线复查确认骨痂生长情况,必要时行MRI评估软组织损伤。血常规检查可判断是否存在持续感染,D-二聚体检测辅助排查血栓风险。
骨折恢复期应保持患肢抬高15-30厘米促进静脉回流,睡眠时用枕头垫高肢体。避免长时间下垂或剧烈活动,戒烟以防影响微循环。定期测量腿围或臂围记录肿胀变化,穿戴弹力袜或护具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若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