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脏不好怎么办
老人心脏不好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心脏功能减退通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糙米等全谷物,以及西蓝花、菠菜等蔬菜。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选择橄榄油、深海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适量补充钾、镁等矿物质,可通过香蕉、坚果等食物获取。
2、适度运动
根据心肺功能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避免清晨低温时段运动,冬季注意保暖。运动前后进行5-10分钟热身和放松,出现胸闷、气促立即停止。
3、规律作息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夜间睡眠采用左侧卧位减轻心脏负荷。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焦虑。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导致血管收缩,酒精每日摄入不超过25克。
4、遵医嘱用药
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高血压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心力衰竭患者可能需联合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和呋塞米片。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血压、心率,观察有无牙龈出血、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5、定期复查
每3-6个月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糖尿病患者需加做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出现持续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立即就医。记录每日血压、心率数值,复诊时供医生参考。合并房颤患者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2.0-3.0之间。
日常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避免温差过大刺激血管收缩。饮食遵循少量多餐原则,每餐七分饱,餐后1小时内避免平卧。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紧身束缚影响血液循环。外出时携带病情卡片注明基础疾病和常用药物,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术以备急用。建议参加正规医疗机构的心脏康复计划,在专业指导下逐步改善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