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全项可以找出哪些疾病
肝功能全项检查可辅助诊断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肝癌等疾病。肝功能检查主要通过检测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反映肝脏代谢、合成及解毒功能异常。
1、病毒性肝炎
肝功能异常常见于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感染可导致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显著升高,伴随总胆红素增高。急性期可能出现皮肤黄染、乏力等症状。确诊需结合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治疗包括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
2、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常见谷氨酰转肽酶轻度升高,伴随甘油三酯异常。肥胖、高脂饮食为主要诱因,早期多无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肝区隐痛。治疗需控制体重并配合水飞蓟宾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护肝药物。
3、肝硬化
肝功能检查显示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肝硬化可能。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等症状。病因包括长期酗酒或慢性肝炎,治疗需用呋塞米片缓解腹水,必要时行肝移植手术。
4、药物性肝损伤
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过量使用可引起转氨酶急剧升高。表现为恶心、黄疸,严重时导致急性肝衰竭。需立即停用肝毒性药物,并注射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解毒,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5、肝癌
甲胎蛋白显著增高合并碱性磷酸酶升高需警惕肝癌。患者可能出现消瘦、肝区肿块,常见于乙肝肝硬化基础上。确诊需结合增强CT或活检,治疗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仑伐替尼胶囊等靶向药物。
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疾病。日常应避免酗酒、滥用药物,控制高脂饮食,乙肝患者需规范抗病毒治疗。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或肝功能持续异常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完善超声、FibroScan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