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病人起水泡怎么办
偏瘫病人起水泡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摩擦受压、局部消毒处理、外用药物涂抹、就医清创等方式处理。水泡可能由局部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感染、药物过敏、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洁后使用无菌纱布轻轻拍干,防止残留水分滋生细菌。对于大小便失禁患者需及时清理排泄物,减少皮肤刺激。
2、避免摩擦受压
调整体位每2小时翻身一次,骨突部位垫软枕减压。选择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床单需平整无褶皱。使用防压疮气垫床分散压力,轮椅坐垫应具备减压功能。
3、局部消毒处理
小水泡可用碘伏消毒液擦拭周围皮肤,大水泡需由医护人员用无菌针筒抽吸渗液。消毒后覆盖水胶体敷料保护创面,定期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
4、外用药物涂抹
未破溃水泡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已破溃创面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伴有真菌感染时可联用酮康唑乳膏,过敏反应需停用可疑药物。
5、就医清创
出现化脓、发热等感染症状时需就医行创面清创,严重者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抗感染。大面积水泡或深部组织坏死可能需手术清创联合负压引流治疗。
偏瘫患者日常需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每日摄入60-80g优质蛋白,适量补充维生素C片和硫酸锌片促进伤口愈合。护理时注意动作轻柔,定期检查全身皮肤状况,使用电动移位机辅助翻身减少摩擦。建立排尿排便记录卡预防失禁性皮炎,康复训练时穿戴防护器具避免二次损伤。建议家属学习预防压疮的护理技巧,发现皮肤异常及时联系社区护士上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