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感染怎么办
拔牙后感染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治疗、止痛处理、手术清创、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拔牙后感染通常由口腔卫生不良、免疫力低下、操作不当、凝血功能异常、术后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漱口水轻柔漱口,避免用力漱口导致血凝块脱落。每日餐后及睡前清洁口腔,减少食物残渣滞留。禁用牙刷直接触碰创面,可用棉签蘸取消毒液轻拭周围牙龈。
2、抗生素治疗
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控制感染。抗生素使用期间禁止饮酒,需完成全程用药。若出现皮疹或腹泻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3、止痛处理
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症状。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的药物。冷敷面部可减轻肿胀,每次冷敷不超过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
4、手术清创
对于形成脓肿的严重感染,需由口腔外科医生进行切开引流术。清创后可能需放置引流条,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深部感染可能需配合超声骨刀进行死骨切除术。
5、定期复查
术后3天内需复诊评估愈合情况,感染患者需增加复查频率。通过X线片检查是否发生骨髓炎,必要时需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医生会根据愈合进度调整缝合线拆除时间。
拔牙后应保持流质饮食2-3天,选择温凉的粥类、汤品等,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硬食物。术后48小时内禁止吸烟饮酒,睡眠时垫高枕头减轻面部肿胀。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及长时间热水浴,注意观察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日常可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但须与抗生素服用时间间隔2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