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性腰椎骨折如何治疗
压缩性腰椎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治疗、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压缩性腰椎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肿瘤转移、长期负重和先天性骨病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轻度压缩性腰椎骨折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4-8周,避免腰部负重和剧烈活动。卧床时建议保持脊柱中立位,可在腰下垫软枕维持生理曲度。期间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同时进行下肢被动活动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2、支具固定
对于稳定性骨折可佩戴定制腰围或胸腰骶支具3-6个月。支具能限制脊柱活动,减轻椎体压力,促进骨折愈合。需每日佩戴16-20小时,期间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服用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配合骨化三醇软胶囊促进钙质沉积。
4、微创手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适用于椎体压缩超过1/3且伴有顽固性疼痛的患者。通过球囊扩张复位骨折椎体后注入骨水泥,手术创伤小,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则用于伴有神经压迫的不稳定骨折。
5、开放手术
严重骨折脱位或合并脊髓损伤时需行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通过椎弓根螺钉系统重建脊柱稳定性,必要时进行椎体间融合。术后需佩戴支具3-6个月,逐步进行康复训练。
压缩性腰椎骨折患者康复期应保持每日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的摄入,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避免搬运重物及突然扭转腰部,睡眠选择硬板床,坐立时使用靠垫维持腰椎前凸。定期进行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腰背肌锻炼,每周3-5次水中行走训练可减少关节负荷。戒烟限酒,骨质疏松患者需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长期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可降低再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