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席虫咬了怎么办
被席虫咬了可通过清洁消毒、冷敷止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席虫叮咬通常由虫体唾液刺激、过敏反应、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清洁消毒
被席虫叮咬后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患处,有助于中和酸性毒液。碘伏或酒精消毒可降低感染概率,避免抓挠防止皮肤破损。若出现红肿扩散或渗液,可能提示继发感染。
2、冷敷止痒
用毛巾包裹冰块冷敷患处5-10分钟,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瘙痒。重复进行2-3次,间隔1小时以上。冷敷时避免冻伤皮肤,婴幼儿需家长监督操作。
3、外用药物
炉甘石洗剂可缓解轻度瘙痒,每日涂抹2-3次。瘙痒严重时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继发感染需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
4、口服药物
过敏反应明显者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儿童可用氯雷他定糖浆。继发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用药期间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嗜睡、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
5、就医处理
出现呼吸困难、头晕等全身过敏症状需急诊处理。持续发热或化脓提示严重感染,可能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婴幼儿、孕妇等特殊人群被多只席虫叮咬后建议尽早就医。
席虫活跃季节需定期晾晒床褥,使用蚊帐或驱虫剂预防叮咬。被叮咬后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食物刺激瘙痒。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室内保持通风干燥。若72小时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抗组胺药、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