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急疹出来了怎么护理
婴幼儿急疹一般是指幼儿急疹,皮疹出现后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调节室温、补充水分、避免抓挠、观察症状等方式护理。幼儿急疹通常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属于自限性疾病。
1、保持皮肤清洁
皮疹期需每日用温水轻柔擦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沐浴产品。清洁后可用柔软毛巾蘸干水分,禁止用力擦拭。衣物应选择纯棉透气材质,每日更换清洗。
2、调节室温
将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摄氏度,湿度控制在50%-60%。避免过热导致出汗刺激皮疹,也不宜过冷引发感冒。夜间睡眠时可适当减少盖被厚度。
3、补充水分
发热后体内水分流失加快,需少量多次喂服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母乳喂养可增加哺乳频次。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
4、避免抓挠
剪短婴幼儿指甲并打磨光滑,必要时可穿戴纯棉手套。皮疹瘙痒时可轻拍皮肤缓解,禁止使用清凉油等刺激性外用药物。若出现皮肤破损需局部消毒处理。
5、观察症状
每日记录体温变化及皮疹消退情况。如持续高热超过3天、出现嗜睡或抽搐、皮疹渗液化脓等异常表现,需立即前往儿科就诊。多数患儿皮疹3-4天后会自行消退。
护理期间建议保持清淡饮食,暂停添加新辅食,可选择米粥、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恢复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与其他儿童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家长需密切监测患儿精神状态,若出现异常哭闹或进食量明显减少,应及时联系医生评估。日常可通过播放轻柔音乐、增加拥抱安抚等方式缓解患儿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