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5岁左股骨干骨折
左股骨干骨折是老年男性常见的创伤性骨折,通常由跌倒、交通事故或骨质疏松导致。治疗方式主要有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骨牵引、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由骨科医生评估后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1、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适用于骨折端对位良好的稳定性骨折,通过C型臂X光机引导下经皮植入髓内钉或钢板螺钉。术后早期可进行非负重活动,6-8周后逐步恢复负重。该方法创伤小,但要求骨折线较整齐且无明显粉碎性骨折块。
2、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针对严重移位或粉碎性骨折,需手术暴露骨折端进行解剖复位。常用锁定加压钢板或髓内钉固定,术中可能需植骨处理骨缺损。术后需配合抗凝药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2-3个月后根据复查结果决定负重时间。
3、骨牵引治疗
适用于全身状况差无法耐受手术者,通过胫骨结节牵引维持骨折对线。需卧床4-6周,期间要定期检查牵引重量和肢体位置,预防压疮和肺炎等并发症。后期需配合支具保护逐步过渡到负重。
4、药物治疗
包括镇痛药如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钙剂如碳酸钙D3片,抗骨质疏松药如阿仑膦酸钠片。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别注意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双膦酸盐类药物需空腹服用。
5、康复训练
术后第2天开始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2周后增加膝关节屈伸训练。6周后使用助行器进行部分负重练习,3个月后逐步过渡到完全负重。康复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
患者需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补充牛奶300毫升、鸡蛋1-2个,适量食用鱼肉和豆制品促进骨愈合。卧床期间每2小时翻身一次,进行深呼吸锻炼预防坠积性肺炎。建议配备坐便椅和助行器,避免如厕时发生二次跌倒。康复阶段可配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促进骨痂形成,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属应协助记录每日疼痛程度和活动量,发现患肢肿胀加剧或皮肤温度异常需立即复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