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家属最科学的照护方式是什么
骨折患者家属可通过保持患肢固定、协助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心理支持和营养补充等方式进行科学照护。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暴力撞击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医疗干预与家庭护理促进恢复。
1、保持患肢固定
家属需确保患者遵医嘱使用石膏、支具或外固定架,避免患肢移动导致错位。每日检查固定装置是否松动,观察肢体末端有无肿胀、发紫等血液循环异常。若使用牵引治疗,需维持正确体位和重量,防止皮肤受压破损。禁止自行调整固定装置,出现异常及时联系医生。
2、协助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家属可帮助患者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如踝泵运动、手指屈伸等,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后期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使用弹力带或辅助器械增强肌力。训练强度以患者无剧烈疼痛为限,每日分3-4次进行,每次10-15分钟。注意避免过早负重导致二次损伤。
3、预防并发症
长期卧床患者需每2小时协助翻身,骨突处垫软枕预防压疮。鼓励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减少肺部感染风险。保持会阴清洁,多饮水预防泌尿系统感染。观察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如小腿疼痛、皮温升高等。定期复查X线片监测骨痂形成情况。
4、心理支持
骨折恢复期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家属应耐心倾听诉求,解释治疗进度。协助患者参与轻度社交活动,如看电视、阅读等分散注意力。对康复缓慢者避免催促,可通过设定短期目标增强信心。儿童患者可通过游戏方式配合治疗,如用玩具模拟康复动作。
5、营养补充
每日提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西蓝花,搭配维生素D促进吸收。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选择鱼肉、鸡蛋、瘦肉加速组织修复。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帮助胶原蛋白合成。限制高盐、高糖饮食,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吞咽困难者可制作流质或半流质餐食。
骨折恢复期间,家属需定期陪同患者复诊,观察有无发热、异常疼痛等感染征兆。居家环境应移除地毯、杂物等绊倒风险,浴室加装防滑垫。根据恢复阶段调整护理重点,初期以制动为主,中后期侧重功能锻炼。保持与医生的沟通,及时反馈康复进展,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康复师指导训练方案。均衡饮食与规律作息有助于加速骨质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