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怎么办
小儿感冒可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饮水量、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遵医嘱服用药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方式治疗。小儿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受凉、接触传染源、过敏等因素引起。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小儿感冒期间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通风时注意避免让患儿直接吹风,可暂时将患儿移至其他房间。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室内病毒浓度,减少交叉感染概率。冬季使用暖气时可在室内放置加湿器,维持50%-60%的湿度能缓解鼻塞症状。
2、适当增加饮水量
感冒患儿应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每日饮水量可按体重计算,每公斤体重50-80毫升。适当增加饮水量能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缓解咽喉不适。可给予稀释的果汁、米汤等流质食物,避免饮用含糖量过高的饮料。母乳喂养的婴儿需按需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增加喂奶次数。
3、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对于鼻塞流涕症状明显的患儿,可使用0.9%生理盐水鼻腔喷雾或滴鼻剂。每日3-4次,每次每侧鼻孔1-2喷,能有效清除鼻腔分泌物,改善通气。操作时需将患儿头部后仰,喷后轻揉鼻翼帮助分泌物排出。婴幼儿可使用专用吸鼻器辅助清理,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鼻黏膜。
4、遵医嘱服用药物
病毒性感冒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出现继发细菌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发热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咳嗽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小儿止咳糖浆,但2岁以下幼儿须谨慎用药。所有药物使用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家长需每日监测患儿体温、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等指标。如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嗜睡、拒食、耳痛等症状,提示可能出现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须立即就医。记录患儿每日症状变化、饮食情况、大小便次数等信息,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避免擅自给患儿使用成人感冒药或中成药。
小儿感冒期间建议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可给予粥类、烂面条、蒸蛋等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婴幼儿每日睡眠不少于14小时,学龄前儿童12小时。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但需注意过敏风险。感冒痊愈后应逐步恢复户外活动,增强体质锻炼,接种流感疫苗可预防特定型别病毒感染。如家庭成员出现感冒症状,需做好隔离防护,接触患儿前后规范洗手,患儿使用过的餐具、玩具应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