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时多时少是怎么回事
月经时多时少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病变、精神因素、药物影响、体重变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内分泌失调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会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稀发伴经量骤增,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常见经期延长且量少。这类情况需检测性激素六项和甲状腺功能,可遵医嘱使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配合规律作息和减压管理。
2、子宫病变
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肌瘤会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导致经量增多,子宫腺肌病则表现为经量多伴严重痛经。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直径超过5厘米的肌瘤需考虑子宫肌瘤剔除术,轻度患者可使用氨甲环酸片控制出血,或注射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缩小病灶。
3、精神因素
长期焦虑或突发应激事件会通过神经递质影响下丘脑功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典型表现为经量时多时少且周期不规律,可能伴随失眠、心悸等症状。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训练有助于改善,严重者可短期服用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4、药物影响
紧急避孕药含大剂量孕激素,多次使用会导致撤退性出血量异常。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可能增加经量,部分抗抑郁药如盐酸氟西汀胶囊可引起月经周期改变。建议记录用药与月经变化的关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5、体重变化
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10%可能引发闭经,而肥胖者脂肪组织芳香化酶活性增高会导致雌激素水平波动。体重指数低于18或超过28均可能出现月经紊乱,需通过均衡饮食和科学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过度节食者需补充维生素E软胶囊等营养素。
建议建立月经日记记录周期和经量变化,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巾并定时更换。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生冷饮食,出现持续3个月以上异常或单次经期超过10天应及时就诊。贫血患者可适量进食动物肝脏和菠菜,必要时服用琥珀酸亚铁片补充铁剂。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避免盆浴和阴道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