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术后如何与填塞物共度72小时
鼻内镜术后需与鼻腔填塞物共处72小时,可通过保持头部抬高、避免用力擤鼻、冷敷镇痛、遵医嘱用药、观察出血情况等方式减轻不适。鼻腔填塞物主要用于止血和支撑鼻腔结构,术后72小时是恢复关键期。
1、保持头部抬高
术后建议用两个枕头垫高头部,保持30度倾斜姿势睡眠。抬高头部有助于减轻鼻腔充血和肿胀,降低填塞物对鼻窦的压力。避免突然低头或弯腰动作,防止因体位改变导致鼻腔压力骤增。若需起身,应先缓慢侧身再用手臂支撑坐起。
2、避免用力擤鼻
填塞期间禁止擤鼻、打喷嚏时需张口缓解压力。鼻腔内凝血块和修复组织脆弱,外力可能造成二次出血或填塞物移位。分泌物较多时可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鼻孔周围,必要时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若有持续渗血,应立即联系医生处理。
3、冷敷镇痛
术后24小时内可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鼻梁及面颊部,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缓解填塞物压迫引起的胀痛感。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48小时后可改用温热毛巾敷脸促进血液循环。
4、遵医嘱用药
医生常开具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分泌物排出。使用复方薄荷脑滴鼻液前需清洁双手,滴药时头部后仰避免触碰鼻孔。禁止自行调整药量或使用非处方鼻腔喷雾剂。
5、观察出血情况
正常会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渗出,若发现鲜血持续滴落、口中有金属味或频繁吞咽动作,提示活动性出血。填塞物松动可能导致鼻腔通气突然改善,均需立即就医。记录出血次数和量,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填塞。
术后72小时内宜选择温凉的流质或软食,如蔬菜粥、蒸蛋羹等,避免辛辣刺激及需咀嚼的硬质食物。用吸管小口饮水防止呛咳,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保持黏膜湿润。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50%湿度,避免干燥空气刺激鼻腔。恢复期间禁止游泳、潜水及乘坐飞机,防止气压变化影响愈合。填塞物拆除后仍需定期冲洗鼻腔,按医嘱复查内镜观察恢复情况。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