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在术后应预防哪些并发症
骨折术后需重点预防深静脉血栓、感染、压疮、关节僵硬及骨不连等并发症。术后护理需结合康复训练、药物干预和日常监测,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1、深静脉血栓
骨折术后长期卧床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或皮温升高。预防措施包括早期踝泵运动、穿戴弹力袜,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或利伐沙班片抗凝。术后24-48小时内开始被动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
2、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内固定手术可能引发切口或深部组织感染,症状包括红肿热痛、渗液或发热。需严格遵循无菌换药操作,定期观察切口情况。若出现感染迹象,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呋辛酯片或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控制感染,严重时需清创处理。
3、压疮
长期制动易使骶尾部、足跟等骨突部位受压缺血,形成压疮。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分散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已发生压疮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配合红光照射促进愈合。
4、关节僵硬
固定时间过长可能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应在医生指导下分阶段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早期以CPM机辅助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屈伸练习。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或蜡疗可软化瘢痕组织。
5、骨不连
骨折端血供不足或固定不稳定可能导致愈合延迟。需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必要时采用脉冲电磁场或超声波刺激成骨。医生可能联用接骨七厘片或骨肽注射液促进骨痂形成,严重骨不连需手术植骨。
术后应保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促进胶原合成,每日钙质摄入不低于800mg。康复期避免吸烟饮酒,控制血糖血压在正常范围。逐步增加患肢负重训练时需佩戴支具保护,出现异常疼痛或肿胀及时复诊。家属需协助记录患肢感觉运动变化,定期随访评估功能恢复情况。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皮肤完好的骨折属于哪个骨折
- 2 如何区分不全骨折和骨折
- 3 骨折处容易再骨折吗?
- 4 怎么骨折的
- 5 什么考虑骨折
- 6 骨折是怎么引起
- 7 什么是骨折
- 8 如何区分轻微骨折和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