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温柔而坚定的爱孩子

60309次浏览

“现在,许多家长虽然重视家庭教育,但为如何进行教育而犯愁,对成长中的孩子束手无策,当今美国最著名也是享誉世界的少儿教育和家庭问题专家、爱家协会会长詹姆斯﹒杜布森提出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论断:“婴儿期和童年期早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一个孩子在婴儿期和童年期没有的到父母无条件的爱,进入青春期后实际上已很难再得到很好的改善了”。

孩子成长早期,母爱最重要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育中,母亲的作用远远大于父亲。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了每一个人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与成长的动力。

0-2岁的孩子,易和母亲形成情感依赖,这个阶段是孩子的深层安全感和亲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母亲要用最温柔的爱与孩子相伴,不能因为父母自己要发展,轻易将孩子寄养在别处。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完全处在周围人的慈爱中。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时孩子人格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了满足的儿童,受到了适当的爱和关注,就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认为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近的。相反,婴儿在这一年龄段,如果没有得到所需要的和相应的照顾,会导致他们产生一种基本的不信任感。这些孩子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

父爱母爱缺一不可

3-5岁是父爱“介入”的最好时期。父亲的功能是把“热恋”中的母子分开,以促进孩子的成长于独立能力的发展,没有父亲的参与,母子的感情联结难以自然松解,孩子因此也极易变的幼稚与依赖。到了很大还不愿与母亲分床睡觉的孩子,常常是不愿长大的孩子。但如果形成母子联结或父女结盟而“甩掉”父母中的一方时,这种关系会造成另一位家长游离,成为家庭的边缘人。在夫妻感情不良的家庭,应避免让孩子成为夫妻间的“传声筒”或“替罪羔羊”。另外,母亲角色太强或父亲角色太弱的家庭,不利于孩子的个性成长。从心理发展的观点来看,男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个认同的男性对象,这个对象常常就是自己的父亲。如果父亲、“缺席”,孩子就会缺乏可以认同的男性对象,不知道自己言行的边界在哪里,所以他就想什么做什么,这实际上是在试探一个边界,看看在什么地方有人会喊“停止”。孩子寻求归属感时孩子希望远离孤独,成为某个团体、某人群中的一员,愿意被别人所接纳并与他人共享某些情感。归属感时人们追求安全感的一种表现,在归属感满足时,会觉得自己更有力量,人格更强大。

请家长们不要忽视的是:0-6岁时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俄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基础。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给父母们的几点建议

1、学会蹲下来倾听孩子的话

倾听孩子的心声,有经验的父母会采用蹲下来倾听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的对话来了解孩子的感受,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他所说的话,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与孩子说话,为家长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

立即倾听孩子的谈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所有的事都告诉父母。而对父母来讲,了解孩子头脑里想的是什么,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当孩子与父母谈话时,父母要尽可能地立即与他交谈。这样孩子就不会失望,他可以感受到自己对父母是多么重要,他就会把更多的心里话告诉父母。

2、多跟孩子在一起

多跟孩子在一起,陪他在家里玩,出去玩,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很多情况下,你跟他在一起,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就已经足够了。如果他做了什么错事,要温柔而坚决地给他指出来。当然,如果他做的好,要及时表扬他。尤其是父亲要尽量可能多地跟孩子在一起。一切与孩子有关的大事,都应由夫妇共同做出决定。

3、对孩子要合理管束

管教孩子时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而且要温柔地坚持:当孩子犯错误,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负责任、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理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管孩子时夫妻双方要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夫妻双方对孩子的管束有异议,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进行讨论,这样作可以树立父母双方的权威。另外,管束孩子不要惩罚得太多,更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

相关推荐

如何治疗孤独症
针对孤独症,实际上没有特别理想的药物,主要从心理方面医治孤独症。在治疗时,要观察孤独症患儿是否有多动症、情绪失控、冲动等表现,如果有这些疾病,要把合并症治好,可以很大程度改善孤独症患者生活质量。如果患者没有共病,单独有孤独症,想要治愈孤独症的可能性较低。日常可以带着孤独症患者多和同龄的孩子接触,尽量让他们适应现代生活,还要做好人际关系训练以及语言训练,可以让患者多表达心理感受,还要学习如何回应别人的邀请。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1

70342次收听

儿童孤独症会复发吗
儿童孤独症是否复发与自身病情、后续疾病干预等有关,孤独症属于发育障碍,存在多种精神、身体疾病,需长期坚持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儿童孤独症
中医在治疗儿童孤独症时,可选择口服中药或针灸推拿治疗,能够提升患儿感觉能力、视觉能力、口语能力等,获得针对性治疗后能够标本同治。
儿童孤独症如何康复
儿童孤独症康复主要为教育干预,膳食补充,必要时可考虑选择抗精神类药物、抗疫类药物、选择服用药物。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有孤独离群、语言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和刻板行为,患有儿童孤独症的患儿从小就喜欢一个人独处,不喜欢和他人交往、交流。甚至在和比较亲密的人拥抱时,也不会表现出任何情绪,严重时还会造成终身沉默不语。
儿童孤独症症状
如果儿童出现了孤独症,他们会有社交障碍、语言交流障碍;总喜欢重复一些刻板的行为,对一些非玩具类的物品,持续玩上几个小时也不感觉厌倦;他们还会有智能障碍、感觉异常,常会伴随着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孤独症长大后会怎样
孤独症长大后会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中。如果不治疗,中重度孤独症的孩子很难跟人交流,患者的交流能力很差,很难有正常工作的能力;轻度孤独症的孩子如果智力水平正常,可以上学、也可以工作,但是交流能力会比正常人要差,在正常的一个团体环境中很难发声,甚至几乎没有主动提出过一个问题,交流方式和正常人也有差异。孤独症孩子长大以后的情况首先与病情程度相关,其次与是否经过正规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关系。
语音时长 01:12

2019-01-25

68838次收听

怎么预防孤独症
孤独症的预防需要从孤独症的病因来着手,有一定遗传倾向。部分患者是基因方面的问题,要从优生优育的角度预防孤独症的发生,需要进行基因的检测、基因的筛选等。避免孕期的病毒感染、毒物的接触等,可能都会造成大脑的损伤,导致孩子出现孤独症症状,要减少感染的机会和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机会,此外还有宫内缺氧,早期发现、早期矫治。产时尽量避免早产、避免出现缺氧情况的发生,这对孤独症的预防有一定帮助。孤独症是现在全世界的一个难题,即便孕期已经很注意,也不能够完全杜绝孤独症的发生,只能减少孤独症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42

2019-01-25

59177次收听

孤独症的表现
孤独症最核心的症状是交流的障碍、交往的障碍、还有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狭窄等。哑巴不会说话,但是不能说哑巴都是孤独症,因为聋哑人可以用手势、哑语、眼神、肢体动作等进行交流,也没有重复刻板的行为,所以,语言不是判定孤独症最主要的病症。部分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能力不差,可以说大段话、背诗、背数字等,语言能力测出来的结果与正常孩子没有差异,但不用语言和他人交流,孤独症和不说话不能够画等号。
语音时长 02:00

2019-01-25

61542次收听

轻度孤独症需要治疗吗
只要诊断为孤独症都需要治疗,如果不治疗,患者的行为改变不了,部分家长期望于把孩子放到正常孩子堆里面孩子就会变好,就想着一定要去正常孩子的机构,而不去康复机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诊断是孤独症,即使是轻度,患者也存在交往的障碍,还会有重复刻板的行为。因为患者有交流的障碍,在正常人群中他也不能有效发起他的交流,甚至其他孩子给他发出友好的交流信号,但是他的回应能力也很弱。如果患者不经过干预和治疗,他的这种能力水平不能够有效提升,而且孩子越小,治疗起来效果越好,与他的大脑可塑性相关。所以,无论任何程度的孤独症,只要一经诊断,都需要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34

2019-01-25

60331次收听

03:11
不说话是孤独症吗
不说话不一定是孤独症。孤独症患者就诊时,绝大部分的主诉是孩子不说话,但实际上,孤独症和不说话不能够画等号。因为孤独症最核心的症状是交流的障碍、交往的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狭窄等,但是会说话也可能是孤独症。该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在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所以,语言不是判定孤独症最主要的病症。部分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能力不差,他可能会自言自语,但他不用语言和他人交流。
02:32
孤独症的原因
孤独症病因不明确,但有数据表明,可能与基因、环境刺激、大脑损伤、过敏、中毒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很少是由单一一种因素引起。孤独症的病因全世界也没有找到真正的病因,目前有一些比较明确的综合征会导致孤独症的症状,但全世界对孤独症病因的认知是由多种原因造成,可能是基因的问题,如在孕期受到感染,还有环境的刺激等造成基因的突变或者是大脑的损伤等,都可以造成孤独症,但有大脑的损伤并不一定是孤独症,有可能还是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孤独症病因也有其他的学说,如过敏学说、毒物学说等。总之,孤独症是多由因素引起,很少是由单一一种因素引起。
03:14
孤独症检查项目
孤独症检查项目有孤独症量表、发育测评和ADOS测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病因复杂,没有一种化验是针对孤独症的检查。实际上是由有经验的医生观察孩子行为,是不是符合孤独症孩子特点,是否存在交流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狭窄等。辅助进行孤独症的量表、发育测评和ADOS测查。
02:33
孤独症好治吗
从世界上孤独症专家的认知分析,孤独症是一种不能够治愈的疾病,但是近些年来的治疗经验证明,部分轻度的孤独症孩子经过治疗和干预,他们的行为特点、能力特点能够很接近于正常的孩子。虽说国际上的认知是孤独症的孩子不能够完全治愈,但是家长也不能悲观放弃,因为治疗和不治疗差别非常大,只要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孩子,他的能力水平会有很大的提升。国际上的理论认为孤独症患者很接近正常人后,在以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处于某一个阶段,如情绪、社会环境的改变,他又会出现孤独症的行为特点。
02:19
孤独症长大后会好吗
孤独症的孩子长大以后的情况首先与患者本身的病情程度相关,其次与他是否经过正规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关系。如果不治疗,中重度孤独症的孩子很难跟其它人交流,患者的交流能力很差,也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中,很难有正常工作的能力。轻度的孤独症孩子如果智力水平正常,他可以上学也可以工作,但是他的交流能力会比正常人稍差,他在正常的团体环境中很难发声,甚至几乎没有主动提出过一个问题,他们交流的方式也和正常人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