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足跟痛就是长骨刺吗

54575次浏览

足跟痛不一定是长骨刺,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脂肪垫萎缩、骨关节炎等多种原因引起。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晨起或久坐后第一步疼痛明显。足底筋膜是连接脚跟和脚趾的厚带状组织,过度使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穿不合适的鞋子等因素可能导致足底筋膜发炎。治疗措施包括休息、冰敷、拉伸锻炼、使用足弓支撑垫等。药物方面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

2、跟腱炎

跟腱炎是跟腱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常表现为脚跟后部疼痛和肿胀。跑步、跳跃等重复性运动可能导致跟腱过度使用而发炎。治疗包括减少活动、冰敷、物理治疗和穿戴合适的鞋子。药物可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吲哚美辛肠溶片等缓解疼痛和炎症。

3、脂肪垫萎缩

脚跟脂肪垫是脚跟下方的天然缓冲组织,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变薄萎缩,导致脚跟直接承受压力而疼痛。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脚跟下方持续性钝痛。治疗措施包括使用缓冲鞋垫、避免硬地面行走、控制体重等。

4、骨关节炎

跟骨关节炎可能导致足跟疼痛,特别是活动时加重。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或关节损伤史患者。治疗包括适度锻炼、物理治疗、控制体重等。药物可选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双醋瑞因胶囊等改善症状。

5、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跟骨下方形成的骨质增生,可能引起足跟痛,但许多骨刺患者并无症状。骨刺本身通常不是疼痛的直接原因,只有当骨刺刺激周围组织时才可能引起疼痛。治疗措施与足底筋膜炎类似,严重者可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或手术。

足跟痛患者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控制体重以减少足部负担。可进行足底筋膜拉伸、小腿肌肉放松等锻炼。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可使用足弓支撑垫、夜间夹板等辅助器具,避免赤脚行走,特别是硬地面上。

相关推荐

脚后跟酸疼原因是什么
脚后跟酸疼原因可能是跟骨骨刺综合征、跟腱炎、足底筋膜炎、跟骨滑囊炎等。1.跟骨骨刺综合征:疾病是由于局部退行性改变、足部过多活动或承受过多压力所致。患者会出现足跟痛、足底压痛、足跟部红肿或皮温升高,所以患者出现跟骨骨刺综合征,会有脚后跟酸疼的表现。2.跟腱炎:跟腱炎病因尚不明确,多考虑与外伤、慢性损伤、感染等因素有关。该病常表现为足跟疼痛、僵硬、跟腱肿胀等,从而患者会有脚后跟酸疼的表现。3.足底筋膜炎:此病与长时间走路或跑步导致足底筋膜组织长时间被牵拉所致。足底筋膜炎会引起足跟部位疼痛,疼痛会在休息后缓解,所以部分患者会出现脚后跟酸疼的症状。4.跟骨滑囊炎:跟骨滑囊炎考虑与局部长时间被压迫或摩擦、局部暴力损伤等因素有关。该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足跟压痛、红色肿块,所以患者会有脚后跟酸疼的症状。建议患者出现脚后跟酸疼,要多休息,避免长时间行走。如果脚后酸疼症状明显,需要就医治疗,需要在明确病因后采取合适的措施治疗。
语音时长 01:35

2022-08-04

12570次收听

03:13
脚跟疼怎么缓解
脚跟疼吃什么药脚跟疼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临床表现,首先要明确脚跟疼的原因,通过正规的医院进行明确诊断,才能进行治疗。对于常规的疼痛,可以服用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抗炎以及镇痛的治疗。还可以服用一些中药,活血化瘀;另外根据中药的理论,可以采用一些补肾的药物,对足跟疼有所帮助。脚跟疼用什么偏方脚跟疼的患者有一部分原因是源自于跟腱的疼痛,对于这部分患者可以通过牵拉跟腱,使得疼痛得到迅速的缓解。可以先用一个垫子置于患者足的前方约30公分的地方,让患者的前脚掌踩在垫子上,然后做前弓步、屈膝,这样可以有效的牵拉患者的跟腱,达到缓解疼痛的目标。脚跟疼泡脚有用吗脚跟疼泡脚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它既方便又实惠,而且效果也不错。通过泡脚可以使得疼痛明显的缓解,而且促进血液循环,使得肌肉放松,达到缓解疼痛的目标。在泡脚的同时,采用一些中药,使得疗效会更加明显。脚跟疼如何按摩脚跟疼采用按摩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自己都可以采用。除了对脚跟疼痛最主要的范围进行按摩之外,还可以对周围的关节进行轻柔的活动,比如对踝关节,足部的关节进行牵拉,各个方向的活动,可以明显缓解疼痛。站久了脚后跟疼怎么办站久了脚后跟疼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首先要休息,另外除去足部的鞋跟袜,对足部疼痛进行外用药物治疗,这样可以缓解疼痛,另外如果采用中药的泡脚或者局部的按摩、局部的理疗,也是治疗一个常用的手段。如果疼痛还不能得到很好的缓解,就需要服用口服药来加强缓解疼痛。什么是正确的站姿俗语说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另外古人对立姿有一个很好的描述,就是立如松。首先要头部放松,自然地平视前方,肩部平展,双手自然地下垂,腰椎跟胸部要挺直,双脚并拢或者分开与肩同宽,从侧面观察,需要脊柱没有发生弯曲,不会出现驼背等等畸形。
坐久了站起来脚后跟疼什么原因
跟痛症的特点是足跟疼,如果是坐着突然一站起来,脚后跟会突然很疼,往前走几步,疼痛会减轻,如果继续往前走,时间长了足跟会继续疼。跟痛症的原因:第一个是跖腱膜炎,就是跖腱膜受到刺激,在下地的时候张力增高、牵扯造成的疼痛。还有一个叫跟垫炎,就是跟骨和皮肤之间有一层脂肪垫,如果这个垫发炎,下地走路的时候会突然疼一下,走几步以后又逐渐适应撞击,会疼痛减轻,但再向下走几步会又加重。此外,还需要拍一个X光片,除外一下跟骨本身有没有肿物、有没有病变。
语音时长 02:35

2021-09-29

69376次收听

足跟痛怎么处理
足跟痛可以采用热疗或超短波等物理疗法处理,可以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方式缓解疼痛不适感。同时可以及时服用消炎止痛类药物,或局部注射激素制剂。患者也可以对症内服中药,搭配中药熏洗、按摩等疗法医治。另外,足跟骨刺切除术等手术疗法也可以作为选择。
足跟痛是什么原因
如果出现足跟痛的情况,多数情况和足跟部的骨质的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的病变有关,比较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1.折筋,可以一侧的足跟疼痛,也可以双侧同时出现,不会出现红肿,但是会影响行走,会经常感到起始的疼痛,在晨起,下床或者长时间休息之后站立,迈出第一步的时候疼痛明显,行走数步之后疼痛会有所缓解,但是随着步行的时间增长或者站立的时间延长,疼痛又再次的加重,这种情况是折筋膜炎的主要症状表现。2.足跟垫的萎缩,足跟底下都会有一层脂肪垫,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足跟垫涿渐萎缩,所以会导致出现足跟痛,这种情况疼痛多呈深痛,没有放射感,会集中于跟骨结节的中央承重区,易被误诊为折筋膜炎,在光脚走路或者走在比较坚硬的表面时容易诱发,少走路则减轻。3.跟骨的应力性的骨折。这种病经常发生在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或运动员、军人,因为长期疲劳性的应力集中引起跟骨的骨折,也会导致足跟的疼痛。4.肾虚也可能会引起足跟痛,这是中医的一种说法。
语音时长 02:51

2020-03-20

52543次收听

03:42
足跟痛是怎么回事
足跟痛是足跟的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的病变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见的有折筋膜炎,指患者晨起下床或者长时间休息之后站立,迈出第一步的时疼痛明显。虽行走数步之后疼痛有所缓解,但随着步行的时间增长或者站立的时间延长,疼痛又再次加重。还有两种情况是足跟垫的萎缩、跟骨的应力性骨折引起的跟痛症。足跟痛也叫跟痛症,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可以表现为一侧的足跟疼痛,也可以双侧同时出现,发作时可以不红不肿,但行走不便。
02:19
足跟痛治疗
有足跟痛的情况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和闭合的针刀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一、尽量避免穿软的、薄的布鞋。可以在鞋里放置比较厚的鞋垫,也可以在足跟负重的位置挖洞,减少足跟的负重。二、做脚底蹬踏运动,可以增强折筋膜的张力,改善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的炎症。三、温水泡脚,有条件可以辅以理疗,或者配以中药汤剂外洗。四、当足跟痛持续疼痛时,可以口服一些非甾体的镇痛药。
脚底板刺痛是怎么回事
临床上有许多原因可以引起脚底板的刺痛,脚底板刺痛是指多种慢性疾病、疾患所致的跟骨折面的疼痛,一般都发生于中年以后的男性肥胖患者,有时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脚底板疼痛目前考虑劳损和退化有密切的关系。其主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一、足跟的脂肪垫炎或者是萎缩,一般情况下是站立行走时足跟的疼痛,压痛点在足跟的负重区偏内侧,有时可触及皮下的脂肪纤维块,局部压痛明显。二、折筋膜炎引起脚底板的刺痛,患者站立或行走时足跟下或者足心的刺痛,足底可有胀裂感,其压痛点限于跟骨大结节的折筋膜以及肌肉的覆辙部。三、跟骨的骨刺在受挤压时会引起脚底板的刺痛,尤其是斜向前下方的骨刺,可能会引起脚底板的刺痛、不适等。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05

57294次收听

足跟痛如何热敷
足跟痛发病时会有疼痛感,但是却不不红不肿,会影响正常的行走,所以说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可以通过热敷缓解不适感。一般采用干热敷法与湿热敷法进行,要注意掌握好温度,不能伤到皮肤。通过热敷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是要注意如果是感染性炎症所引起,就不能热敷,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热敷。
女人左脚后跟疼原因
女人左脚后跟疼的原因主要包括韧带发炎、骨质疏松、跟骨后滑囊炎、跖筋膜炎以及跟垫痛。如果说女性朋友遇到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搞清楚具体的发病原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治疗。
脚疼怎么办
长时间的站立或行走会导致脚部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脚疼的情况,针对这种脚疼的病情,患者可以采取将脚部抬高的方法,来改善血液的循环,也可以在晚上的时候进行盐水泡脚,进行关节的放松。患者使用热毛巾敷在脚上,也是能够治疗脚疼的情况的。
足跟痛是如何形成的
足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形成,本病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及肥胖之人。
月子病脚后跟疼应该怎么应对
生产后的妈妈由于出血较多和体力的消耗,体内正气不足,元气尚未恢复,身体抵抗力下降,风寒趁虚而入,或是穿拖鞋、赤脚穿凉鞋,不注意避寒凉从而引起脚后跟疼,每晚睡前用温水泡泡脚,按摩脚后跟,也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04

2018-04-26

55616次收听

02:25
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
绝大多数的脚后跟疼痛都是由于跟腱位置发炎引起的,一些人是由于鞋子不合适、运动量大造成的,而跖腱膜受到反复牵拉刺激,是导致疼痛的重要原因,表现为早晨起床或休息后行走时疼痛明显,稍加活动后疼痛减轻,但走路较多疼痛又加重,休息一晚上后症状均能得到缓解。
01:29
月子病脚后跟疼怎么办
生产后的妈妈由于出血较多和体力的消耗,体内正气不足,元气尚未恢复,身体抵抗力下降,不注意避寒凉从而引起脚后跟疼,每晚睡前用温水泡泡脚,按摩脚后跟,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建议妈妈们产后三个月内不要穿高跟鞋和硬底鞋,穿凉鞋、拖鞋时最好穿上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