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筋膜炎是什么
跖筋膜炎是指足底筋膜因反复牵拉或慢性劳损引发的无菌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足跟或足底疼痛。该病可能与长期站立、足弓异常、运动过度等因素有关,常见于跑步者、肥胖人群及中老年人。
1、足底筋膜损伤
足底筋膜是连接跟骨与趾骨的纤维组织,长期负重或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微小撕裂。典型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活动后减轻但久站加重。急性期可通过冰敷缓解肿胀,慢性期建议使用足弓支撑垫减少筋膜张力,配合牵拉训练改善柔韧性。
2、生物力学异常
扁平足或高弓足会改变足底压力分布,导致筋膜过度拉伸。患者常伴足弓塌陷或跟骨外翻,行走时疼痛向足心放射。定制矫形鞋垫可纠正力线异常,严重者需进行跟腱延长术等矫正手术。
3、退行性改变
随着年龄增长,足底筋膜弹性下降易发生劳损。中老年人可能出现足跟骨刺,但疼痛主要源于筋膜炎症而非骨刺本身。低频冲击波治疗可促进组织修复,联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
4、运动相关因素
篮球、马拉松等需要足部反复蹬地的运动容易诱发炎症。运动后足底灼痛且夜间加重是特征表现。建议更换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运动前后进行足底滚轮按摩,必要时暂停高强度训练。
5、全身性疾病关联
强直性脊柱炎或银屑病关节炎等可能并发足底筋膜炎。这类患者往往伴晨僵、多关节疼痛,需检测HLA-B27基因。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改善炎症。
日常应避免赤足行走,选择鞋跟高度2-3厘米的鞋子分散压力。体重超标者需减重以降低足部负荷,每日用网球进行足底滚动按摩10分钟。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需考虑筋膜松解术等外科干预。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红肿热痛时,应及时排除感染或应力性骨折。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