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治疗鸡眼的方法有哪些

53140次浏览

治疗鸡眼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日常护理和中医治疗。鸡眼通常由长期摩擦或压迫引起,表现为局部皮肤增厚和疼痛。

1、药物治疗

鸡眼可遵医嘱使用水杨酸软膏、尿素软膏、维A酸乳膏等药物。水杨酸软膏能够软化角质层,促进鸡眼脱落。尿素软膏具有保湿和软化角质的作用,适用于较厚的鸡眼。维A酸乳膏可调节角质形成,减轻局部增厚。使用药物时需避免接触正常皮肤,防止刺激。若出现皮肤红肿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2、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冷冻治疗和激光治疗。冷冻治疗通过液氮冷冻使鸡眼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较小的鸡眼。激光治疗利用激光能量精准去除增厚角质,创伤较小且恢复较快。物理治疗需由专业医生操作,治疗后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疼痛或色素沉着,通常可自行恢复。

3、手术治疗

顽固性鸡眼可考虑手术切除,常见术式包括鸡眼切除术和刮除术。鸡眼切除术适用于较大或深部的鸡眼,可彻底去除病变组织。刮除术通过器械刮除增厚角质,创伤较小。术后需定期换药,避免剧烈运动或摩擦伤口。手术治疗存在感染或复发的风险,需严格遵循医嘱护理。

4、日常护理

减少局部摩擦是预防和治疗鸡眼的关键。选择宽松舒适的鞋袜,避免穿高跟鞋或过紧的鞋子。使用鸡眼垫或减压垫分散压力,减轻疼痛。每日用温水泡脚软化角质,避免自行修剪或撕扯鸡眼。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防止继发感染。长期站立或行走者应定期休息,减轻足部负担。

5、中医治疗

中医可采用外敷或针灸治疗鸡眼。外敷常用鸦胆子、半夏等中药捣碎敷贴,具有腐蚀和软化角质的作用。针灸通过刺激局部穴位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鸡眼消退。中医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药物过量或不当操作导致皮肤损伤。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轻微刺痛或局部发红,通常可自行缓解。

鸡眼期间应避免自行用刀片或剪刀修剪,防止感染或加重损伤。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减少足部摩擦和压迫。每日用温水泡脚后涂抹保湿霜,保持皮肤柔软。若鸡眼持续增大、出血或流脓,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皮肤病变。长期不愈的鸡眼需排查是否存在足部畸形或步态异常,必要时进行矫正治疗。

相关推荐

02:50
脚底有洞眼是怎么回事
脚底有洞眼儿,常见的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脚底遍布很多小的洞眼样,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一些细菌感染引起的,需要针对感染病变做相应的一些治疗,包括局部可以涂抹一些抗细菌或者抗真菌的一些药物来做相应的处理。对于洞眼可以局部涂用一些保湿的药物。另外就是保持局部的干燥,避免汗液或者其他的液体堆积过多,延迟局部皮肤破损的愈合。另外一方面,如果是较大的洞眼可能是鸡眼或跖疣,没有合并感染可整个切除掉周围异常增生的肉芽组织,再做彻底的清创。通过换药,促进整个的伤口的慢慢愈合。
02:10
鸡眼怎样才算好彻底了
鸡眼的皮肤损害全部消失了,也就是彻底好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穿大小合适的柔软的鞋,可以垫海绵鞋垫,避免长期或长久站立或长期行走等促进鸡眼形成的因素,避免鸡眼的反复。鸡眼是发生在足部皮肤的限局性圆锥状角质增生性损害,长久站立或行走的人比较容易发生,摩擦和压迫是重要的诱因,穿比较硬的鞋可以促进鸡眼的形成。鸡眼皮肤损害为针头到蚕豆大小,淡黄色或深黄色,限局性角质增生,多为圆形,表面光滑或半透明,境界清楚,不高出或稍高出平面,有明显的压痛或顶撞痛。
02:34
怎样去鸡眼
鸡眼顾名思义,就是长在足弓这个位置,可看见一个形如鸟眼样的脚趾性隆起,中心呈鸟眼样,周围就是一个隆起。由于走路受到压迫,会觉得脚不舒服很痛。鸡眼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手段,切除以后缝合上两三针,过10天到半个月左右拆线。还可采用冷冻的方法,一般每隔半个月冷冻一次,直到彻底治愈。所以针对鸡眼,主要是两个方法,一是做手术,可以彻底去除鸡眼;二是可以做冷冻,冷冻可以长时间的使用。有人既不想手术也不想冷冻,怕疼,想抹药。现在,市售的鸡眼膏可溶解角质,但去鸡眼的作用不强。
鸡眼会复发吗
鸡眼可能会复发。鸡眼通常和脚部长时间的受到压迫有关,能是因为长时间的穿过紧或者过窄的鞋子,也可能是因为足部畸形,同时不排除是因为脚底长时间的摩擦。在治疗以后如果经常的脚部受到压迫,或者脚底经常的摩擦,还会导致病情再次的发作。鸡眼一般会导致局部的皮肤增厚并且会引起隆起,会导致局部出现肿胀和疼痛的症状,会干扰到正常的活动,需要配合医生进行X线检查,也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诊断出病情的轻重程度。在治疗以后要做好个人的护理工作,穿宽松透气性好的鞋子,女性要避免长时间的穿高跟鞋,同时要减少重体力劳动,做好脚部的护理工作,对于鸡眼的复发能够起到预防作用。
语音时长 01:07

2021-01-21

121732次收听

鸡眼与疣的病因是什么
鸡眼与疣的病因可能是受到了病毒感染所引起,而鸡眼多是摩擦导致。鸡眼和疣发病的原因有可能会存在有不相同,而且发病时候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都可能会存在有差距,这两种是完全不相同的疾病,患者平时一定要区分开。如果自身出现了不良情况又不能完全决定,可以马上选择到皮肤科就诊,让专业医生来进行诊断,这样明确出具体原因后对症治疗。如果被判断是鸡眼可以及时使用鸡眼贴来进行治疗,也可以选择到医院进行激光和手术。疣体很可能需要遵医嘱口服抗病毒药品,当然也可以进行激光。这两种疾病相比较来说疣体可能会更难以治愈,而且对自身伤害性可能会比较大,患病后要及时到三甲医院就诊。
语音时长 01:07

2021-01-21

102821次收听

鸡眼里面是什么
鸡眼里面有一些黑色的东西,是一些病菌加上一些代谢产物混合在一起组成。鸡眼主要是由于足部长期受鞋子挤压或者长期站立、长时间走路摩擦等因素,引起足底局部角质层过度增生,引起的一种皮肤病。之所以鸡眼会出现黑点,主要是由于组织生长过快,血液供应不上,血管坏死形成的。鸡眼可以去医院皮肤科就诊,配合医生采用鸡眼贴或者冷冻的方法治疗,或者激光治疗的方法治疗。平时一定要注意穿宽松柔软的鞋子,避免脚趾间及脚趾和鞋子之间的摩擦,尽量避免过多站立和长时间走路。
语音时长 01:16

2019-12-25

57969次收听

02:42
脚上长鸡眼怎么办
首先要了解鸡眼的发病原因,在生活中避免诱因才可以治疗鸡眼。鸡眼是由于脚部的局部皮肤长期受到挤压、摩擦形成的。所以在生活中要穿宽松舒服的厚底鞋子,并且还要避免长时间的行走。如果是因为扁平足或者拇外翻引起的鸡眼,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来解决。也可使用特制鞋垫来减少对着力点的摩擦。如果鸡眼不是特别深,可以做冷冻治疗,一般需要做三次以上,鸡眼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如果鸡眼长得较深,则可以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直接手术切除鸡眼,但是鸡眼是有一定的复发机率的,在鸡眼去除后,今后的生活中要避免局部皮肤的按压和摩擦,可预防鸡眼再次复发。
鸡眼是什么
鸡眼是足部由于磨擦或者挤压引起的角质层增生性疾病,长期站立或者行走的人容易发生。临床表现为圆形或者是类圆形,透明角质环,黄色或者淡黄色,周围组织警戒清楚,有压痛或者挤压痛。如果鸡眼局部受到汗液长时间的浸泡,可能出现白色,变软,少部分可能出现炎症反应,甚至感染。如果鸡眼得不到处理,或者是处理不当,局部可能有肿胀,发炎,引起剧烈疼痛,甚至出血,局部组织坏死等情况。
语音时长 01:01

2019-07-15

58960次收听

脚上长鸡眼怎么办
脚上如果出现鸡眼,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处理。鸡眼如果比较小,疼痛不是很明显,可以通过穿宽松一点的鞋和软底鞋,减少摩擦,让其慢慢消退,不需要处理,也可以通过每天晚上用温盐水浸泡,角质层泡软后常规消毒,用灭菌的刀片,修去增生的角质层,以不出血为宜,慢慢也可以痊愈。另外,可以外用鸡眼膏,五妙水仙膏,水杨酸膏等有腐蚀性的外用药物,腐蚀增生的角质层,起到治疗作用,还可以通过冷冻、电灼、激光的方法治疗。治疗后注意鞋子穿宽松一些,减少摩擦,防止复发。
语音时长 01:14

2019-07-15

56047次收听

鸡眼形成的原因
不管是哪种病症,想要很好的预防,就需要知道造成疾病的原因,鸡眼也一样,如果想要预防,就需要知道鸡眼形成的原因。通常造成鸡眼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长期穿不适合的高跟鞋,脚部角质增生以及不良的卫生习惯,都是形成鸡眼的原因。
脚鸡眼是怎么形成的
脚鸡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正确的穿鞋习惯、鞋子不合脚、与职业有关等,所以成绩也要根据原因进行治疗,可以用芹菜叶治疗鸡眼,也可以用清凉油治疗肌炎,还有万年青叶、葱片、萝雐等治疗鸡眼都是可以的。
01:50
鸡眼和寻常疣的区别
鸡眼和寻常疣的区别,两者的发病原因不同,发病部位不同,发病后的形态也不同。鸡眼是发生在足部、由于物理性挤压造成的角化性的皮肤损害,发生在足部的寻常疣,叫做跖疣,需要鉴别。跖疣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皮肤病,鸡眼是角化性损害,鸡眼在形态学上像鸡的眼睛,挤压部位表现为鸡眼样的角化性损害,是平的,而跖疣是病毒感染性的皮肤损害,它可以长在脚的任何部位,它的角化性丘疹不是平的,而是塞状、不同颜色,其次,它可以多发。治疗方面,鸡眼用鸡眼膏治疗,跖疣必须用物理治疗,如冷冻、激光或药物治疗等。
脚上长鸡眼怎么回事
当我们的鞋子不合脚的时候,就会出现脚上长鸡眼的情况。有时候鞋子太硬,质量不好也会导致我们脚上长鸡眼。如果我们穿鞋子的方式不对,比如不穿袜子、不垫鞋垫,脚上就会长鸡眼。还有的人走路或者站立的时间比较多,也会脚上长鸡眼。
鸡眼传染吗
鸡眼是因为长时间摩擦挤压脚部,导致角质层增厚的一种疾病,它没有传染性。出现鸡眼后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切除,中医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经常泡脚,发现脚部受到挤压摩擦的时候,用鸡眼垫减轻摩擦挤压,避免鸡眼出现。
鸡眼是怎样形成的
鸡眼其实就是一种肉刺,为足部皮肤局部长期受压和摩擦引起的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长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较易发生,摩擦和压迫是主要诱因,一般多发于青年人,好发于足底及足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