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肛周湿疹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18-11-0556072次浏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上肛肠疾病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在众多肛肠疾病中肛周湿疹的发生率也是相当的高,该疾病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生活中有不少的因素都会引起该疾病的发生,只有了解病因才能更好的去防治,下面就给大家讲解肛周湿疹的一些相关知识。

肛周湿疹是由于肛门分泌物增多,受到摩擦等不良刺激造成的。对于你说的情况,应该到正规的公立医院检查,可以使用苦参洗液或者是炉甘石洗剂擦洗肛门周围皮肤,涂抹尿素药膏进行治疗,配合服用扑尔敏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要清淡饮食,不要搔抓肛门周围皮肤。

生活中要是患上了肛周湿疹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治疗,只有查出病因才能对症的治疗,这样才能减少疾病带来的危害。现在大家对肛周湿疹是怎么引起的都了解吧,这些都是引起肛周湿疹的主要原因,人们一定要避免这些因素的发生,同时也要做好预防的措施,减少肛肠疾病带来的危害。

这个平时保持局部的卫生,避免搔抓,避免冷热刺激,避免久坐以防止局部潮湿,积极控制感染,控制瘙痒抗过敏治疗,局部给药都有一定帮助。或者可以采取中药、西医或者要物治疗。

1、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肝肛周湿疹自古至今都备受肛周湿疹患者的认可与欢迎。中医治疗肛周湿疹通常是通过熏洗肛门的方式来达到治疗肛周湿疹的目的。治疗肛周湿疹的熏洗药物主要有苦参,白鲜皮,地肤子,红花,桃仁等,这些中药熏洗能对肛周湿疹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2、西医治疗

所有的肛周湿疹患者都队友肛门潮湿,肛周瘙痒等症状,因此西医治疗肛周湿疹主要是通过局部止痒的方式进行治疗。常见的能缓解肛周湿疹症状的药物主要有白色洗剂等,能让患者肛周湿疹的症状得到一定的治疗。

3、药物治疗

常用西药有脱敏药、消炎止痒药和镇静剂。如维生素C,每次0.1克,1日3次,朴尔敏,每次4毫克,1日3次。瘙痒厉害,影响睡眠时,可服用鲁米那、安定等。为消炎止痒,可静脉注射5%氯化钙溶液,每次10毫升,或10%葡萄糖酸钙溶液,每次10毫升,每日1次。

肛周湿疹是众所周知的,没有人想自己得这种皮肤病,可是已经得了肛周湿疹就要学会去面对。积极采取治疗,早日还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成人肛门痒什么原因
一般来说,肛门瘙痒比肛门疼痛还不好治。成人肛门瘙痒一般情况下,有饶虫、有蛔虫一般都不是,主要是一种湿疹。比如说他有痔疮了,痔疮它有内痔,也有外痔,我们管这个叫做混合痔。痔疮,如果内痔比较大,就有可能会流肠液,肛门是湿的,它会痒痒。痔疮,如果是外痔比较大,有可能排便以后,擦不干净肛门,留了一些粪便的残渣,也可能肛门瘙痒。不管是哪一种,如果你肛门痒痒了,你不舒服了,那么一定是你有病状了,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有这种情况下,要到医院去看,千万别自己,因为我这痒痒了,我随便拿点盐水洗洗,拿点开水烫烫,这个是不太主张的。为什么,因为盐是一种高渗的,盐洗蔬菜能够消毒,肛门最好不要用。
语音时长 01:19

2021-07-09

95218次收听

01:57
肛门旁边有水泡怎么回事
肛门旁边有水泡有可能是患者长期拿热水洗,对热敏感度比较低,是有可能烫出水泡的。还有可能是肛周长了带状疱疹,这种水泡是非常疼的,这类患者的抵抗力通常很低,不要轻易的去弄破水泡。因为肛门经常排便,这附近的伤口特别容易感染,如果出现了类似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就诊。
02:01
肛门出水属于什么症状
肛门出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有湿疹。肛门出水有两种:第一是长了皮丘疹以后,抓挠出水,第二是流肠液出水,这两种情况都会引起肛门出水。肛门湿疹的治疗一般来说都不太容易,因为第一肛门湿疹不是在表面,患者本身湿气很重,第二有的患者不爱去看病,觉得这是个人隐私,不愿意去看医生。其实肛门的湿疹更应该到专科医院去检查,检查完毕以后要及早的进行治疗,因为肛门痒痒比疼更难治疗。湿疹的病人一般的疗程,在两周甚至于一个月左右。
02:10
肛门总是湿的什么原因
有的人肛门有时会痒,总是湿乎乎的,刚洗完、刚擦完又湿了,尤其在晚上湿得厉害,有时会伴有瘙痒,这也是痔疮的一种。痔疮有多种类型,不都是出血,有的人是出血,有的人是下坠,有的人是痒,有的人是肠液多。肠液多就是肛门比较湿。痔疮如果内痔非常大,会有痔静脉曲张和肠液流出。有的人会觉得湿特别难受,总觉得脏乎乎的,湿就像人流口水一样,是控制不了的。所以如果肛门湿或者痒,应该到医院去检查,如果医生说有痔疮,可以用一些痔疮膏、痔疮栓,甚至于可以口服一些让痔静脉萎缩的药物,会有所改善。
肛周湿疹有什么病因
肛周湿疹大多数是由于细菌入侵导致,不注意卫生长期累积就出现湿疹的问题,如果因为过敏引起的还要找到过敏源及时切断,这样可以让湿疹慢慢的恢复。如果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湿疹可以用药治疗,用炉甘石涂抹缓解瘙痒的症状,注意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帮助湿疹的恢复。在患病期间瘙痒的情况不要用力用手去抓,及时用药治疗可以缓解瘙痒有利于湿疹的治疗,注意肛门处的卫生,多注意休息,饮食保持清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吃刺激性的食物,都是有利于湿疹的治疗的。
语音时长 01:02

2021-04-09

82509次收听

肛周湿疹如何治疗
肛周湿疹可以选用外用药膏,内服药物调配中药等方法治疗。对于慢性和假急性肛周湿疹引起的皮肤发红局部搔痒,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者钙磷酸酶抑制剂等药膏,治疗用药之后,能起到快速消除局部细菌炎症,来缓解。涂抹药膏之后,病情没有得到缓解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或者是糖皮质激素药膏进行治疗。急性肛周湿疹可以到中医门诊进行中医辨证来判断病因,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调配健脾利湿的中药进行治疗。中药能够起到扶正固本,排除体内湿热及毒素等作用。出现肛周湿疹要及时进行检查,可以根据病因进行调配,来控制病情,治疗肛周湿疹期间,还要多吃清淡和高纤维食物,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07

2021-01-27

96995次收听

肛周湿疹有什么病因
肛周湿疹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外阴的局部因素主要是肛门周围长期受到摩擦,或穿一些非棉质的内裤,刺激引起还有一些肛门的疾病,如痔疮、肛窦、直肠脱垂等疾病,分泌的一些分泌物会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湿疹反应。同时过敏体质的人在吃的一些自免物之后,也会引起湿疹。同时肛周湿疹的患者如果吃辛辣发物鱼虾等会使肛周湿疹复发,如果尤其饮酒以后,肛门湿疹也会引起复发。肛门湿疹往往会出现明显的瘙痒,局部会出现丘疹、红包、脓疱等,应该应用局部的抗菌药物以及止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肛门周围的卫生也非常重要,然后坚持每天用温开水进行清洗。
语音时长 01:19

2021-01-27

89760次收听

肛周湿疹会不会遗传
肛周湿疹不会遗传,不过引起肛周湿疹的体质有可能遗传。引起肛周湿疹的体质是过敏性体质,若父母是过敏性体质,那么子女可能会遗传,从而使肛周湿疹的患病率增加。
肛门瘙痒该怎么治疗
肛门瘙痒治疗要通过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外用药物进行治疗。肛门瘙痒原因比较多,常见是过敏性的疾病,像肛周湿疹,首先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穿宽松衣物,内裤不要太紧,避免局部出汗过多。另外,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搔抓,避免热水烫洗,避免使用碱性的洗涤用品。然后,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如常用的冰黄肤乐、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外用,止痒效果都不错。比较严重的肛周湿疹,需配合口服的药物,最常用的是抗组胺类的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吃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中药或中成药。除肛周湿疹这种疾病之外,像肛周的寄生虫、真菌感染等其他疾病,也表现为肛周的瘙痒,需先明确诊断,再针对性治疗。
语音时长 01:48

2019-12-10

72619次收听

肛周湿疹用什么药膏最好
湿疹是生活中很容易遇到的皮肤疾病,肛门湿疹的出现概率非常高,大家可以通过使用一些外用的方法来进行应对,比较常见的外用药膏有他克莫司软膏、复方益康唑乳膏、紫草油。
肛周湿疹能自己恢复吗
肛周湿疹是不可以自愈的,必须是通过治疗了之后才能够慢慢使湿疹的情况进行消除,而使各种病变方面的面积慢慢恢复过来,而且只有通过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够使各种化脓性的情况得到抑制了之后而不加重肛周湿疹的情况。
肛周湿疹是怎么回事
肛周湿疹是一种常见而且较顽固的损伤性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肛门周围皮肤及会阴部奇痒难忍,常伴有潮湿,严重还会导致患者发生皴裂等症状,对患者危害特别大,所以发现自己患有这种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当然治疗后还需要预防肛周湿疹复发。
肛门湿疹的危害是什么
出现肛门湿疹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因为瘙痒分散注意力,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为搔抓而导致病情扩散,出现外阴炎,阴道炎;肛门处还会有皮肤水肿等病变,诱发蜂窝组织炎等并发症。
02:04
肛周湿疹是怎么回事
如果肛周皮肤出现奇痒难忍,经常潮湿,皮肤浸润肥厚或发生皲裂等情况就会被诊断为肛周湿疹,肛周湿疹症属于一种皮肤病。肛周湿疹一般因长期腹泻所致,直肠腔内有大量正常的分泌物润滑大便,如果肛门闭合不好这些液体就会流到肛门口,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湿疹,由于搔抓,皮损会呈明显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如果排便后清洗不干净,会残留大量细菌,潮湿的环境也会引起肛周湿疹。如果女性平时过多使用卫生巾和护垫,因其透气性差,也有可能会引起肛周湿疹。
02:36
肛周湿疹注意事项
肛患者平时要注意合理饮食和局部护理。饮食方面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白酒等。患者也需要观察哪些食物会引起骚痒,自己要尽量避免。要调整好大便,尽量不要有稀便,因为稀便容易引起湿疹。要穿纯棉透气内裤,有利于保持局部干燥,对于肛周湿疹的恢复非常有益。女性平时要少用护垫,除非经期否则不建议使用护垫,因为护垫是化纤制品,不透气。也可以利用爽身粉或者痱子粉保持患处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