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如何用中医治疗
荨麻疹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疗法、拔罐疗法、穴位贴敷、中药外洗等中医方法治疗。荨麻疹通常由风邪侵袭、湿热内蕴、血虚风燥、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
1、中药内服
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荨麻疹的常用方法,可根据证型选择不同方剂。风热型可使用消风散加减,药物成分包括荆芥、防风、蝉蜕等。湿热型可选用茵陈蒿汤,含有茵陈、栀子、大黄等药材。血虚风燥型适合当归饮子,含当归、白芍、川芎等。情志失调型可用逍遥散加减,含柴胡、白芍、茯苓等。脾胃虚弱型可选择参苓白术散,含党参、白术、茯苓等。中药需由中医师辨证后开具,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对荨麻疹有较好疗效。主穴常选曲池、血海、三阴交等。风热型加风池、合谷。湿热型加阴陵泉、丰隆。血虚型加足三里、膈俞。急性发作期采用泻法,慢性期用补法。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每周进行2-3次,10次为一个疗程。孕妇、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此法。
3、拔罐疗法
拔罐通过负压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祛风除湿。背部膀胱经走罐可疏通经络,大椎、肺俞、脾俞等穴位留罐5-10分钟。急性期可用刺络拔罐,三棱针点刺后拔罐放出少量血液。操作时注意避开皮肤破损处,罐印未消退前不宜重复施术。体质虚弱者拔罐时间应缩短,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此法。
4、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将药物通过皮肤吸收发挥治疗作用。常用穴位包括神阙、涌泉、大椎等。风热型可用薄荷、冰片等研末调敷。血虚型可用当归、丹参等药物。贴敷时间一般为4-6小时,皮肤敏感者需缩短时间。贴敷期间如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应立即停用。糖尿病患者、皮肤溃疡者慎用此法。
5、中药外洗
中药外洗可直接作用于皮肤,缓解瘙痒症状。常用方剂有苦参汤,含苦参、黄柏、地肤子等。艾叶、花椒煎汤外洗可温经止痒。薄荷、冰片煎汤有清凉止痒之效。药液温度以38-40℃为宜,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钟。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洗后及时涂抹保湿剂防止皮肤干燥。
中医治疗荨麻疹期间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海鲜、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调节情绪,避免精神紧张。注意记录发作诱因,如食物、环境因素等。急性发作期可配合冷敷缓解瘙痒,避免搔抓导致皮肤感染。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时,应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荨麻疹和普通荨麻疹
- 2 荨麻疹长荨麻疹怎么引起的
- 3 荨麻疹是什么来的荨麻疹是怎么得
- 4 为什么身上总是频繁的起荨麻疹起
- 5 什么是荨麻疹?
- 6 荨麻疹严重吗?
- 7 荨麻疹该如何避免?
- 8 起荨麻疹是怎么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