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瘤的症状有哪些
结肠瘤的症状主要有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腹部肿块、贫血等。结肠瘤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高脂饮食、慢性炎症刺激、肠道息肉恶变等因素有关,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
1、排便习惯改变
结肠瘤患者早期常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排便次数明显增多。肿瘤生长可能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功能,导致粪便形态变细或排便不尽感。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且无明确诱因,需警惕结肠病变可能。
2、便血
便血是结肠瘤典型症状之一,血液多呈暗红色或柏油样,常与粪便混合。右半结肠瘤出血可能表现为隐血阳性,左半结肠瘤出血更易出现肉眼可见血便。需注意与痔疮出血鉴别,后者血液通常鲜红且附着于粪便表面。
3、腹痛
腹痛多表现为隐痛或胀痛,部位与肿瘤位置相关。右半结肠瘤常引起右下腹钝痛,左半结肠瘤可能导致左下腹绞痛。肿瘤引发肠梗阻时会出现阵发性剧烈腹痛伴呕吐,此时属于急症需立即处理。
4、腹部肿块
进展期结肠瘤可在腹部触及质硬肿块,右半结肠瘤肿块活动度相对较大。肿块可能伴随压痛,若出现固定不移的包块,提示肿瘤可能已侵犯周围组织。体检发现不明原因腹部肿块应完善肠镜检查。
5、贫血
慢性失血导致的贫血常见于右半结肠瘤患者,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肿瘤消耗营养及出血双重作用会加重贫血程度,血液检查可见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每日摄入足够膳食纤维如燕麦、西蓝花等,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45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或结肠镜检查,有家族史者应提前至40岁开始筛查。确诊结肠瘤后需严格遵循医嘱治疗,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