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水肿酸痛怎么办
脚踝水肿酸痛可通过抬高患肢、冷热敷交替、穿戴弹力袜、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脚踝水肿酸痛通常由长时间站立、运动损伤、静脉回流障碍、关节炎、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
1、抬高患肢
将脚踝抬高至超过心脏水平,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建议在休息时使用枕头垫高下肢,每次保持15-3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4次。避免长时间下垂肢体加重水肿。
2、冷热敷交替
急性损伤48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10-15分钟,减轻炎症反应;慢性期或非外伤性水肿可用40℃左右热毛巾敷15-20分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冷热交替敷贴时需间隔1小时以上,皮肤感觉异常者禁用。
3、穿戴弹力袜
二级压力弹力袜可提供20-30mmHg压力梯度,有效对抗重力对静脉的影响。选择过膝款式,晨起前卧床穿戴,夜间入睡前脱下。皮肤破损、动脉缺血患者禁用。
4、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螺内酯片、氢氯噻嗪片等利尿剂消除水肿;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静脉功能不全者可考虑地奥司明片等静脉活性药物。
5、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可促进组织修复,气压治疗仪通过周期性加压改善淋巴回流。建议每日1次,10-15次为1疗程。急性感染期、恶性肿瘤患者禁用。
日常应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g;避免穿紧身裤袜;适度进行踝泵运动,即缓慢屈伸踝关节,每组20次,每日3组;长期站立工作者建议每2小时坐下休息10分钟,活动下肢;睡眠时保持足部稍高于骨盆位置。若水肿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心肾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