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怎么区分
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可通过病程长短、症状特点及病因进行区分。急性鼻炎病程在1-3周,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慢性鼻炎病程超过3个月,常与长期刺激或结构异常有关。
1、病程差异
急性鼻炎起病急骤,症状通常在7-10天内达到高峰,多数患者在2-3周内痊愈。慢性鼻炎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3个月,部分患者可能持续数年。急性鼻炎病程具有自限性,慢性鼻炎则需长期管理。
2、症状特点
急性鼻炎以鼻塞、清水样鼻涕、打喷嚏为主要表现,可能伴有低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慢性鼻炎鼻塞呈持续性或交替性,鼻涕多为黏稠分泌物,可能伴有嗅觉减退、头昏等症状,但通常无全身不适。
3、病因不同
急性鼻炎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慢性鼻炎病因复杂,可能与长期接触粉尘、烟雾等刺激物有关,也可能由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导致,少数与全身性疾病相关。
4、检查结果
急性鼻炎鼻内镜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肿胀,表面有清亮分泌物。慢性鼻炎可能表现为黏膜肥厚、苍白或充血,部分患者可见息肉样变。慢性鼻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鼻窦CT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解剖结构异常。
5、治疗方式
急性鼻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伪麻黄碱片缓解鼻塞。慢性鼻炎需消除致病因素,可长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严重者可能需手术治疗。
对于鼻炎患者,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气体。急性期注意休息,多饮水;慢性患者应坚持鼻腔冲洗,定期复查。无论急性或慢性鼻炎,若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导致药物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