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撕脱性骨折怎么办
距骨撕脱性骨折可通过制动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距骨撕脱性骨折通常由运动损伤、外伤、骨质疏松、关节退行性变、骨骼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制动固定
距骨撕脱性骨折后需立即停止活动,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踝关节4-6周,避免骨折端移位。固定期间可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若为无移位骨折,单纯固定即可达到愈合标准。
2、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伴有骨质疏松者需配合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等药物改善骨代谢。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需严格遵循医嘱。
3、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后可开始冷敷缓解肿胀,后期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拆除固定后采用超声波、红外线等理疗手段软化瘢痕组织,配合低频电刺激预防肌肉萎缩。物理治疗需在康复师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
4、手术治疗
对于骨折块移位超过3毫米或合并关节面损伤者,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微型钢板或空心螺钉固定。术后2周内禁止负重,6-8周后根据愈合情况逐步恢复活动。手术可有效恢复关节面平整度,降低创伤性关节炎风险。
5、康复训练
固定期结束后需进行踝关节活动度训练,包括背伸跖屈、内外翻等被动活动。肌力恢复后可加入平衡垫训练、抗阻弹力带练习等。康复周期通常需3-6个月,训练强度应以不引起疼痛为度,避免二次损伤。
距骨撕脱性骨折恢复期间应保持高钙饮食,每日摄入3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深海鱼类。固定期间可进行直腿抬高、足趾活动等非负重训练,拆除固定后3个月内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定期复查时若发现愈合延迟或关节僵硬,需及时调整康复方案。夜间睡眠时可穿戴护踝保持中立位,预防关节挛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