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股骨头是什么
置换股骨头是指通过外科手术将病变或损伤的股骨头及髋臼部分替换为人工假体的治疗方式,主要用于严重股骨头坏死、晚期骨关节炎、髋关节骨折等疾病。
1、手术适应症
置换股骨头适用于股骨头血供严重受损导致的坏死、老年患者髋部粉碎性骨折无法复位固定、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严重骨关节炎等情况。当患者出现持续性髋部疼痛、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影像学显示关节结构破坏时,医生会评估手术必要性。
2、假体类型
人工股骨头假体分为陶瓷头、金属头和聚乙烯内衬组合等类型,根据患者年龄和活动需求选择。生物型假体依靠骨组织长入固定,骨水泥型假体通过医用骨水泥即刻固定,两者各有优缺点需个体化选择。
3、术前准备
术前需完善血常规、心电图、髋关节三维CT等检查评估手术耐受性。慢性病患者需控制血压血糖至稳定水平,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术前禁食禁饮准备与常规骨科手术相同。
4、手术过程
手术多采用腰麻或全麻,通过髋关节后外侧或前外侧入路暴露关节。切除病变股骨头后修整髋臼,植入匹配的髋臼杯和股骨柄假体,测试关节活动度满意后逐层缝合,手术时间通常持续1-2小时。
5、术后康复
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和抗凝药物,24小时后开始踝泵运动和床上肌力训练。助行器辅助下地时间根据假体固定方式决定,生物型假体需6周部分负重。康复期要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内旋以防脱位。
术后三个月内需使用助行器逐步恢复行走功能,定期复查假体位置和骨整合情况。日常生活中应控制体重、避免剧烈跑跳运动,选择高度适中的座椅并使用坐便器。均衡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有助于假体长期稳定性,出现异常疼痛或活动障碍需及时就医排查假体松动或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