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肩胛骨会疼痛
腱鞘炎通常由重复性动作、外伤、感染、慢性疾病及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腱鞘炎是肌腱周围鞘膜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1、重复性动作
长期重复进行相同的手部或腕部动作是腱鞘炎的常见原因。频繁使用键盘、鼠标或从事手工劳动的人群容易因肌腱过度摩擦鞘膜而引发炎症。典型症状包括拇指根部或腕关节疼痛,活动时可能伴随弹响感。早期可通过休息、冰敷及佩戴支具缓解症状,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
2、外伤
直接外力撞击或扭伤可能导致腱鞘急性损伤。跌倒时用手撑地、运动碰撞或重物砸伤等情况会破坏腱鞘完整性,引发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反应。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固定患肢,急性期48小时内冰敷,后期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巴布膏配合超声波治疗促进修复。
3、细菌感染
开放性伤口或穿刺伤可能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腱鞘。感染性腱鞘炎表现为剧烈跳痛、皮肤发红发热,可能伴随全身发热。需紧急就医进行脓液引流,并遵医嘱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避免肌腱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4、慢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可能继发腱鞘炎。自身免疫反应或高血糖环境会导致腱鞘组织慢性损伤,表现为多关节对称性疼痛和晨僵。需控制原发病,配合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等抗炎药物,必要时进行腱鞘松解术。
5、解剖变异
先天性腱鞘狭窄或肌腱走行异常者更易发生机械性卡压。这类患者可能在轻微活动后即出现扳机指或腕管综合征,表现为手指屈伸困难或麻木刺痛。轻度症状可通过牵拉训练改善,顽固性病例需行腱鞘切开术解除压迫。
预防腱鞘炎需避免长时间重复动作,工作期间每30分钟活动手腕关节,居家可进行握力球训练增强肌腱耐力。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类风湿患者需规范用药控制病情。出现持续疼痛或功能障碍时,应及时至骨科或手外科就诊,通过肌骨超声明确诊断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