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炎有什么症状

下肢静脉炎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皮肤发红、肿胀、发热以及浅表静脉条索状硬结等症状。下肢静脉炎可能与静脉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两种类型。
下肢静脉炎患者常出现局部疼痛,疼痛程度从轻度隐痛到剧烈刺痛不等,活动或触碰患处时疼痛可能加重。浅静脉炎疼痛多沿静脉走行分布,深静脉炎则表现为小腿或大腿深部弥漫性胀痛。疼痛可能与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或血栓形成导致静脉压力升高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布洛芬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患处皮肤可出现片状或条索状红斑,边界清晰,按压时褪色。皮肤发红是炎症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的表现,可能伴随皮温升高。浅静脉炎的红斑多沿静脉走向呈线状分布,深静脉炎则表现为广泛性潮红。这种情况需与蜂窝织炎等感染性疾病鉴别,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
下肢静脉炎患者常见患肢肿胀,浅静脉炎肿胀多较轻且局限,深静脉炎则可能导致整个下肢明显水肿。肿胀是由于炎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至组织间隙所致。严重肿胀可能影响肢体活动,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七叶皂苷钠片、地奥司明片、羟苯磺酸钙胶囊等改善静脉回流药物。
浅静脉炎特征性表现为可触及的条索状硬结,质地较硬,有压痛,与皮肤粘连。硬结是静脉壁炎症增厚或血栓机化形成的,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深静脉炎虽无法直接触及硬结,但超声检查可发现静脉内血栓。这种情况需与静脉曲张结节鉴别,必要时可进行加压治疗或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尤其多见于感染性静脉炎或深静脉炎。体温多在38摄氏度以下,若出现高热需警惕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这种情况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静脉抗生素治疗。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万古霉素等药物控制感染。
下肢静脉炎患者应注意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穿着医用弹力袜有助于减轻症状和预防复发。饮食上应保持低盐低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穿着过紧衣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排除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定期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