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疱疹是怎么传播的
口腔疱疹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传染,病原体为单纯疱疹病毒1型。
1、直接接触传播
与感染者接吻或共用餐具时,病毒通过唾液、疱疹液等体液直接传播。病毒可经口腔黏膜微小破损进入人体,感染后可能出现牙龈红肿、口腔溃疡等症状。急性期患者传染性最强,需避免亲密接触。
2、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毛巾、玩具等物品后触摸口鼻可导致感染。病毒在潮湿环境中可存活数小时,幼儿园等集体场所易发生交叉感染。建议对患儿用品进行煮沸消毒。
3、母婴垂直传播
孕妇分娩时产道分泌物中的病毒可能感染新生儿,导致新生儿疱疹。妊娠期复发感染需监测病毒载量,必要时行剖宫产。哺乳期乳房疱疹应暂停亲喂。
4、飞沫传播
患者打喷嚏或咳嗽时,带有病毒的飞沫可能被他人吸入。在病毒活跃期应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免疫功能低下者需特别注意防护。
5、自体接种传播
触摸疱疹后未洗手即接触眼睛、生殖器等部位,可能引发疱疹性角膜炎或生殖器疱疹。儿童患者需修剪指甲,避免抓挠皮损。局部可涂抹阿昔洛韦乳膏预防扩散。
日常应加强个人卫生管理,出现口腔疱疹后需单独使用餐具并定期消毒,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保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复发期间可适量补充赖氨酸。若一年内发作超过6次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建议就医评估抗病毒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