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漏屎是什么引起的
肛门漏屎通常由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可能与肛周肌肉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直肠脱垂、肛瘘、痔疮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1、肛周肌肉损伤
分娩、肛门手术或外伤可能导致肛门外括约肌撕裂或松弛,降低控便能力。典型表现为咳嗽或打喷嚏时粪便不自主渗出。轻度损伤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严重者需手术修复。
2、神经系统疾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或脊髓损伤可能干扰肛门括约肌神经传导。患者常伴下肢麻木或排尿障碍。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必要时采用生物反馈训练。
3、直肠脱垂
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肛门会牵拉括约肌导致失禁,多见于长期便秘的老年人。脱出物可见暗红色肿块,可能伴随黏液血便。轻症可用补中益气丸调理,重度需行Altemeier手术。
4、肛瘘
肛腺感染形成的瘘管可能破坏括约肌结构,常见肛门脓性分泌物和反复肿痛。确诊需肛门指检或MRI,治疗选用肛瘘切开术配合康复新液坐浴,术后需预防感染。
5、痔疮
Ⅲ度以上内痔脱出可导致肛门闭合不全,伴便血和肛门坠胀感。急性期可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消肿,环形混合痔需行PPH手术。日常应避免久坐久蹲,保持排便通畅。
出现肛门漏屎需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皮炎。饮食增加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控制咖啡因摄入。建议记录漏便频率和诱因,就诊时携带资料帮助医生判断病情。长期症状未改善者需考虑结肠造口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