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中医方面要如何来治疗眼结石

发布时间:2020-09-1658011次浏览

由于患眼结石会造成眼角膜的损伤,所以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一般来说多数的患者都会选择西医手术挑出来治疗,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样的方法往往治标不治本,还会造成病情反复出现的情况,那么,中医方面要如何来治疗眼结石呢?

眼结石医学上叫结膜结石。结膜结石是结膜上皮陷洼或深部管状隐窝等处堆积的脱落上皮细胞和退行性细胞等的凝固物,没有或极少钙质沉着,并非真正的结石。

多见于成年人,主要发生在有沙眼、慢性结膜炎等慢性眼病的患者,多出现在上睑,睑结膜上有质硬的黄白色小点状突起,状如碎米,有的散在呈点状,也可密集成群。初起位置较深,结石还埋在结膜下边,一般无自觉症状,以后渐露出于结膜表面,只有在硬结突出于结膜表面时才有异物感,甚至引起角膜擦伤。

在此情况下可在表面麻醉下用刀尖或注射针头剔出,如无刺激症状可不必处理。如并发于沙眼、慢性结膜炎等病,应该在挑拨之后,治疗原发病。不过多数病人在取出结石后,还可能继续长出新的结石,往往需要经常治疗,以防磨伤角膜。

中医学认为,睑内结石为风邪客于脾经,壅于胞睑,郁久化热,津液受灼,瘀阻睑里所致,治疗可用清心脾郁热之剂加减。

相关推荐

了解眼结石的病因
眼睛是我们的重要感知器官,然而人们缺乏对眼睛健康知识的了解,忽视了对眼部疾病的预防,给眼眼睛带来各样的不适,眼结石就是多见的一种,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眼结石的病因。
眼结石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呢
最近小编发现有的人得了眼结石不愿意去接受治疗,有的是害怕做手术,有的是害怕花钱,这些患者还总是在问,眼结石不治疗能有什么严重后果吗,最近小编也就这个问题走访了好几位眼科专家,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眼结石最严重的的后果是什么呢?
眼结石的感染途径的介绍
很多人都是莫名其妙就发现自己得了眼结石,完全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感染的,小编最近走访了很多眼科医生,对于眼结石的感染途径的介绍,也得到了不少,今天小编几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些老专家对于眼结石的感染途径的介绍。
儿童患眼结石有哪些症状
说起眼结石大家可能都不熟悉,大家首先想到的回事肾结石,胆结石等,但是眼结石并不是真正的结石,它是因为不正当用眼等眼部炎症造成的,那么儿童患眼结石有哪些症状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眼药水缓解眼结石
眼结石是一种令人烦恼的眼病,很多患者早期发现的时候因为不想去医院治疗,想自己买些眼药水来治疗,但又不知道哪种眼药水适用于眼结石,其实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尽早就医,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下面我带大家来看下什么眼药水缓解眼结石?
眼结石怎么办
眼睑就是眼皮,可以分为上眼睑和下眼睑,眼睑的内侧是结膜,结膜下形成的白色点状物就叫做结石,一般在早期没有症状,眼睑结石是眼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是由于结膜下脂肪沉积钙化导致,所以通常不引起明显的异物感,这种情况通常伴有慢性结膜炎或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对于这种情况的治疗,在早期症状比较轻微或者不明显时可以不予处理,或给予局部抗生素滴眼液,经保守治疗后,若长期不能自行吸收,可以在局部麻醉下手术取出,此外平时要注意保持休息,眼睛局部清洁。如长期佩戴隐形眼镜,需要做好清洁和护理工作。眼睛结石如果确实磨得特别厉害、特别明显,应该去医院处理一下,一般问题不大。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04

52927次收听

眼结石怎么办
眼结石在早期症状比较轻微或者不明显时可以不予处理,或给予局部抗生素滴眼液,一般要用左氧氟沙星眼药水、妥布霉素眼药水、加替沙星眼药水,经保守治疗后,若长期不能自行吸收,可以在局部麻醉下手术取出。眼睑就是眼皮,可以分为上眼睑和下眼睑,眼睑的内侧是结膜,结膜下形成的白色点状物就叫做结石,一般在早期没有症状,眼睑结石是眼科比较常见疾病,一般是由于结膜下脂肪沉积钙化导致,所以通常不引起明显异物感,这种情况通常伴有慢性结膜炎或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平时要注意保持休息,眼睛局部清洁。如长期佩戴隐形眼镜,需要做好清洁和护理工作。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04

47275次收听

眼结石怎么办
眼结石患者本身如果没有感觉到结石的存在可以暂时不管,等他冒出来后感觉眼睛有异物,刺痛感,可以到医院把挑出来。眼结石是在睑結膜面多发性的,坚硬的黄点,是上皮细胞堆积和粘液浓缩压入的变性产物,从而钙化,实为结膜凝聚物,突出于结膜面刺激角膜产生异物感。当然眼结石,虽然称为眼结石,但是跟肾结石,胆囊结石,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眼结石,只是眼睛的小毛病,没有或者极少有钙质沉着,只是一个小颗粒埋在结膜下面,没有突出到结膜表面之外,冒出来后会对眼睑形成刺激使角膜擦伤。挑眼结石只是一个小小的操作,在门诊即可进行,无需住院。操作很简单,先滴表面麻醉剂进行表面麻醉,用抗生素眼药水清洗眼睛后用针头把结石挑出来,如果伴有其他的症状,需要找出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43

2019-11-27

62464次收听